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内容。
明确:本文记叙的是红军长征途中翻越老山界的故事。
教师提示:作者陆定一是参加过长征的人,亲身经历的事情,写起来一定会特别真实而细腻,请同学们在赏读的过程中,注意体会作者流露出来的感情,作者的感想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当时红军的真实感受。
2.作为一篇叙事性的文章,这篇课文的一个明显特点是:顺序清楚,有条不紊。
请学生们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在原文中找出有关时间变化及其相应地点转移的标志性词语,完成下面的表格:
时间 |
下午 |
天黑 |
半夜 |
黎明 |
上午 |
下午两点多 |
下午两点多后 |
地点 |
山沟、 山脚 |
山路上 |
山路上 |
雷公岩 |
山路上 |
山顶 |
山顶、下山 |
事情 |
与瑶民攀谈 |
点火把行军 |
露天宿营 |
吃早饭 |
帮助伤病员、与敌人开火 |
休息 |
下山、宿营 |
教师明确:本文的叙事写作方法——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来安排文章的层次结构。
深入探讨:红军翻越老山界一共用了多长的时间?从中你能发现什么?
引导学生从文中的时间变化归纳出翻越老山界的时间:整整一天时间。学生讨论并自由发言,从中看到老山界之险峻难走,认识到红军顽强不屈的精神品格和乐观的生活观念。
3.毛主席在《七律·长征》中曾发出豪迈的慨叹“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请同学们再次速读课文,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红军在翻越老山界时遇到了哪些困难?
行路难(悬崖峭壁、山高路险);
睡觉难(路窄石硬、寒气逼人);
吃饭难(粮食奇缺、肚子饥饿);
处境难(敌人追击、枪声密集。)
4.面对这些困难,红军战士的态度如何?试从文章中选择恰当的语句说明。
行路难——奋勇登山。
睡觉难——酣然入梦、观赏夜景。
吃饭难——鼓着勇气、继续前进。
处境难——毫不畏惧、嘲笑敌机。
教师点拨:在红军战士的身上,洋溢着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
5.红军战士为什么能够表现出这样态度?结合你在历史课上所学的知识,以及对其他文学作品的感悟,谈谈你的感受和理解。
学生自由回答,扣住“有坚定信念”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