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书推荐

宋词二首

2008-11-17 浏览量:5050

长春出版社>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学用书>教学资源包初中

二 宋词二首

作家与作品

    柳永(987?~1053?),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为永,字耆卿,世称柳屯田。崇安(今属福建)人。出身官宦之家,为人放荡不羁,往返于秦楼楚馆。终生潦倒。仁宗景祐元年(1034)及第进士,授睦州团练副使推官。官至屯田员外郎。仕途坎坷,一生不得志。是北宋第一位专力写词的作家。其词多写歌妓愁苦和城市风光,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表现封建社会文人怀才失意的情绪。创作慢词较多,音律谐婉。擅长白描手法,铺叙刻画,情景交融。以俚语入词,使词的语言通俗化、口语化。其词当时广为流传,影响颇大,在词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有词集《乐章集》。

思考与讨论

    一、这里所说的两种景物是指:今日,两人分手之地的景色;明日,两人分手后,此舟到某处的景色。这就是题中所说的现实的景物与想象中的景物。现实的景物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还有“兰舟催发”、“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想象中的景物是:“杨柳岸晓风残月。”还有想象“此去经年”之后概括的“良辰美景虚设”。说它是想象中的景物,因为此时尚未分手,尚未到达“晓风残月”的“杨柳岸”,尚在想象之中,是未来的景物。说是想象之中,从全词情景看,作者与惜别之人似乎不是第一次分离,因为他对前面的道路了如指掌。“今宵酒醒”,应该是明日清晨,明日清晨,将抵达“晓风残月”的“杨柳岸边”,可见他对道路的熟悉。此词的特点就在这里,没有分手之前先想到分手之后的凄凉景象,尤具有凄凄楚楚的情调。

    现实的景物是凄凉的,但这景物的情调是依依不舍,是痛苦的离别。想象中的景物也是凄凉的,但却增加了孤苦飘流的情调。这两种景象最大的区别是:现实的景物中有依依惜别的人,倘是女子则是诗人的情人;想象中的景物中没有了自己的情人。这就是诗情孤凄哀婉,萦绕人心。

二、“但得”与“但愿”相比较,当然是“但愿”更好一些。前者的意思是,只要能够得到长久的生命,亦即人们能够长久地生存,可以遥隔两地共同面对月亮而怀思念之情,前半句话成为主体,仿佛目的是为了长久地生存;后者的意思是,只希望人们能够长久生存,可以相 隔千里共同面对明月,而权当朝暮相聚。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句话是承袭前句话而来,即“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一句。这里不是说的生死存亡,而是说的悲欢离合,而且从“兼怀子由”四个字看,说的是与子由的分离而产生的怀念,这个意思又恰恰与月有“阴晴圆缺”的眼前景物相吻合。“悲欢离合”四字的意思是“离则悲,合则欢”,还是写“离合”。“但愿”二字,正好表现了苏轼的思想意向,即对于人生离别抱有超脱、豁达的态度,即承认这离别如同“月有阴晴圆缺”一样是自然而然的事情,顺其自然,不拘泥,不悲戚,不伤感,不沮丧,泰然处之的道家思想。所以,“但愿”二字更好。

三、“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由此时此地孤独之苦,生出彼时彼地共话之乐的希望,又因这希望的渺茫(“何当”)就又由想象中的彼时彼地共话之乐衬出此时此地孤独之苦。这正是这首小抒情词缠绵悱恻的表现。“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参见“思考与讨论”一题及“有关资料”。

有 关 资 料

一、关于柳永的《雨霖铃》

《雨霖铃》词是柳永的一首名作。宋人俞文豹的《吹剑录》中记有一段与此词有关的故事,说苏轼在担任翰林学士时,问一个善于唱歌的下属官吏:“我词何如柳七(柳永)?”那人回答说:“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这段故事说明,苏轼和柳永的词风,迥然有别。《雨霖铃》是体现柳永词独特风格的代表作。

    从作品中所提到的“都门”、“兰舟”和“楚天”来看,这首词表现作者将要离开京城,从水路远去南方时,与恋人惜别的情景。词的上片主要以实笔明写别时的光景,下片主要以虚笔拟写别后的状况。上下连贯,虚实相映,浑然成篇。

    上片,分三层叙写临别的气氛、场面和离人的去向。一开头,就以带有特征性的词语,创造出一种充满离愁的气氛:“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秋天枝头的蝉鸣,在平常人听到或许无所谓,但惜别的人听了却别是一番滋味,那声音仿佛特别凄凉悲切。“长亭”,是分别时最易触人情怀的场所。长亭晚照,景象昏惨,使人离愁难忍。一阵“骤雨”,又使离人愁绪骤增几分。

    接着集中描写分别的场面:“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不忍分别的恋人,自然也无心饮酒。“无绪”,是因为有情“留恋”,然而“兰舟”却无情地催促。话到别时语更多,但千言万语,却因心情激动而竟说不出,只是你看着我,我看着你,相对默默,泪水汪汪。“此时无声胜有声”,“无语”,更显出内心深处的愁绪万端。类似这样的描写,柳永在另一首写临别的《鹊桥仙》中也运用过:“此际寸肠万绪,惨愁颜,断魂无语。和泪眼,片时几番回顾。”这些话集中而又突出地表现了一种极其复杂的难能表述的特殊情感,给人以不平常的印象。

欲留无法留,惜别偏分别:“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一个“念”字,语意急转直下,从依依惜别,进而揭开了离别的帷幕。在两个长句中,连用两个“去”字和两个“沉”字,既显示了千里漂泊之苦辛,离愁别恨之深沉,同时又自然而然地过渡到下片拟写别后的情怀。

下片词意也分三层,按时间顺序写古、今和将来。先宕开一笔,泛写对离别之感慨:“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古人一般都认为多情人的离别是凄凉的,特别是在春秋两季千里远别,更容易撩人愁绪。宋玉在《九辩》中写道:“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江淹在《别赋》中亦云:“黯然消魂者,惟别而已矣!况秦吴兮绝国,复燕宋兮千里。或春苔兮始生,乍秋风兮暂起。”柳永的这两句词,概括了《九辩》和《别赋》中的意思,并且把一时的、特殊的情况,推衍成永恒的、普遍的情况,从而扩大了它的意义。刘体仁《七颂堂词绎》说:“中调、长调转换处,不欲全脱,不欲明点。”这两句,在章法上也有这种妙处。把它插在过片处,既遥接开端,对应上篇,又申发词义,领起下文。

    今宵”两句,即“伤离别”的写照,是“念去去、千里烟波”两句深一层的推想:扁舟夜发,待酒消人醒,已是晓风轻拂,残月微明,那时只身异地,不见恋人,对景伤情,悲凉难忍!这两句行文也有特点,以设问提顿蓄势,不平庸,有波澜。

    末了两句,再作更深一层的拟想:“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前面多以凄凉的景色写悲切的心情,而这几句却变换了笔法,以美景反衬悲情。葛立方《韵语阳秋》中说:“天地间景物非有厚薄于人,惟人当适意时,则情与景会,而物之美若为我设;一有不慊(不满意),则景物与我漠不相干。”“良辰好景”和“千种风情”本都是非常值得欣赏和流连的,但因孤身漂泊,无人共语,而觉景如虚设,备感遗憾,并由遗憾进而突出了内心的怅惘情绪。王夫之《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柳永在这里故意把情与景写得极不相称,造成情与景的对立,从而曲折又细腻地反衬出离人别后孤身独处的心境。这比正笔直写更能增强艺术效果。为了更具体地了解《雨霖铃》的风格,还有必要进一步分析它最显著的艺术特色:情景相托,委婉铺叙。

    词是一种抒情诗。无情则无以为词;无景无物,则情往往无所依傍,容易失之枯燥空洞。因此词人在作品中常常喜欢创造一种有情有景、情景交融的境界。《雨霖铃》在这方面最成功的地方是:选择好,组织好,点染好。柳永离别京城时和恋人所见景物,绝不止词中所写的这些,但他没有样样都写;而词中所写,又非样样亲见。写入词中的,是经过严格选择的、最能体现其特定情感的景物,其中不仅有眼前的实有景物,如“寒蝉”、“骤雨”,还有别后的拟想景物,如烟波暮霭、岸柳残月。这些都恰到好处地表达了作者当时所特有的感情:无法言传的分手之苦 ,难以尽述的漂泊之愁。精心选取了合适的景物,还要巧妙地组织,才能有效地表达感情。这首词,在景语和情语的安排上,章法井然,分合有序。开头三句是景语,“都门”四句是情语,“念去去”两句又是景语,下片“多情”两句复为情语,“今宵”两句再是景语,最后四句情景合说。这样整齐中有变化,变化中有规律,情语景语互为交错,互作映托,互相糅合,较好地表达了起伏不平而又曲折细腻的情感。全词的“今宵”两句最为人激赏,千古流传。它的妙谛,刘熙载在《艺概》中作过说明:“词有点,有染。柳耆卿《雨霖铃》云:‘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上二句点出离别冷落,‘今宵’二句乃就上二句意染之。点染之间,不得有他语相隔,隔则警句亦成死灰矣。”以景染情,融情入景,使抽象的情感具体生动,使具体的景物蕴含丰富的内容。情景交融,情景相托,不仅让人看到眼中之景,更引人联想到景外之人,人处之境,境况之悲。

    作为一首慢词,《雨霖铃》铺叙展衍,舒卷自如,构思完密,起伏协调。从写景看,有实景、虚景,有远景、近景,有深景、浅景;从抒情看,有情事,有情态,有情景;从叙事看,由向晚叙说到日暮,由深宵叙说到拂晓,由眼前叙说到“经年”。写景、抒情、叙事三者安排得当,回环反复而又一气贯注,通篇浑然成为整体,曲折详尽地表达了较为复杂的内容。

通过对作品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可见《雨霖铃》确实迥然不同于“大江东去”声宏气迈的壮歌,而是一首低沉凄抑、缠绵多感的怨曲。

    《雨霖铃》借助艺术形象所展现的思想,无论是对京城的眷怀,或是对恋人的伤别,都具有普遍的意义,因而得到广泛的传播,颇受市民大众的欢迎。《雨霖铃》是宋元时期广为流传的“宋金十大曲”之一。郑麟趾的《高丽史·乐志》中就载有《雨霖铃》。

(陆 坚)

二、关于苏轼的《水调歌头》

1.对全词的理解。

    此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亦即丙辰年的中秋节日。作者当时知密州(今山东诸城)。从小序可知,此词系醉后抒怀之作,同时表达了对其弟苏辙(子由)的思念。古人评论说:词的前半“自是天仙化人之笔”(清程洪先著《词洁》),其实通篇风调又何尝不是这样。

    此词的主旨在于抒发作者外放期间的寥落情怀,其中杂用道家思想,观照世界亦复自为排遣。作者俯仰古今变迁,感慨宇宙流转,厌弃险恶的宦海风涛,揭示睿智的人生理念,运用形象描绘的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美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把自己遗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

    苏轼一生,以崇尚儒学、讲究实务为主。但他也“龆龀好道”,中年以后,又曾表示过“皈依佛僧”,是经常处在儒释道纠葛当中的。每当挫折失意之际,则老庄思想上升,借以帮助自己解释穷通进退的困惑。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他以开封府推官通判杭州,是为了权且避开汴京政争的漩涡。熙宁七年调知密州,虽说出于自愿,实质上仍是处于外放冷遇的地位。尽管当时面貌加丰,颇有一些旷达表现,也难以遮掩深藏内心的郁愤。这首中秋词,正是此种宦途险恶体验的升华与总结。“大醉”遣怀是主,“兼怀子由”是辅。对于一贯秉持“尊主泽民”节操的作者来说,手足分离的私情,比起廷忧边患的国势来说,毕竟属于次要

的伦理负荷。此点在题序中并有深微的揭示。

    此词通篇咏月,却处处关合人事。上片借明月自喻孤高,下片用圆月衬托别情。开篇“明月几时有”一问,排空直入,笔力奇崛。诸家指出此处词意和屈原《天问》、李白《把酒问月》的传承关系,正可说明作者“奋励有当世志”,而又不谐尘俗的怫郁心理。“不知天上宫阙”以下数句,笔势夭矫回折,跌宕多彩。它说明作者在“出世”与“入世”,亦即“退”与“进”、“仕”与“隐”之间抉择上的深自徘徊困惑情态。李泽厚在阐述苏轼诗文的美学观时说:苏轼把“中晚唐开其端的进取与退隐的矛盾双重心理发展到一个新的质变点”,“苏轼一生并未退隐”,“但他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那种人生空漠之感,却比前人任何口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归田’、‘遁世’要更深更沉重”(《美的历程》)。这些论断,对理解《水调歌头》这首词本身,是很有启示作用的。“又恐琼楼玉宇”二句,把见于段成式《酉阳杂俎》诸书中的神话传说具象化。

    说入世不易,出世尤难,言外仍是说得在现实社会中好自为之。这里寄寓着“出世”、“入世”的双重矛盾心理,也潜藏着对封建秩序的些微怀疑情绪。 尽管上下文衔接处都曾表示自己顾影自怜、迳欲遐举之意。苏轼诗文中很多貌似“出世”的思想,实质上都是“入世”思想的一种反拨形式,本篇亦复如此。

    下片,融写实为写意,化景物为情思,挥洒淋漓,无入不适。“转朱阁”三句,“愈转愈深,自成妙谛”(唐圭璋《唐宋词简释》)。“不应”二句,笔势淋漓顿挫,表面上是责月问月,实际上是怀人。“月如无恨月长圆”(石曼卿),本是“人事多错迕”(杜甫)的同义语。“人有悲欢离合”三句,双绾自然和社会,用变幻不拘的宇宙规律,说明人间合少离多自古已然的事实,意境一转豁达,聊以自我宽慰。结尾两句,把南朝刘宋时谢庄的《月赋》,进行更高层次的变转,向世间所有离别的亲人发出深挚的祝愿,给全词增加了积极奋发的意蕴。词的境界愈见澄澈辽远,词的情思也愈加殷切绵延,是颇有“逸怀浩气,超乎尘垢之外”(胡寅《酒边词序》)的崇高美感的。

    从艺术成就上看,本篇属于苏词代表作之一。它构思奇拔,蹊径独辟,极富浪漫主义色彩。在格调上则是“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胡寅《酒边词序》),是历来公认的中秋词中的绝唱。从表现方面来说,词的前半纵写,后半横叙。上片高屋建瓴,下片峰回路转。前半是对历代神话传说的推陈出新,也是对魏晋六朝游仙诗的递嬗发展。后半纯用白描,人月双及。它名为演绎物理,实则阐释人事。笔致错综回环,摇曳多姿。从布局方面来说,上片凌空而起,入处似虚,下片波澜层叠,返虚转实。最后虚实交错,纡徐作结。

    作者既标举了“绝尘寰的宇宙意识”,又摒弃那种“在神奇的永恒面前的错愕”情态(闻一多评《春江花月夜》语)。他并不完全超然地对待自然界的变化发展,而是努力从自然规律中寻求“随缘自娱”的生活意义。所以,尽管这首词基本上是一种情怀寥落的秋的吟咏,读来却并不缺乏“触处生春”、引人向上的韵致。

(《唐宋词鉴赏辞典》)

2.“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这首词是苏轼任密州太守时所作。上片望月,既怀逸兴壮思,高接混茫,而又脚踏实地,自具雅量高致。开头四句接连问月问年,一似屈原《天问》,起得奇逸,天上和人间,幻想和现实,出世和入世,两方面同时吸引着他,相比之下,他还是立足现实,热恋人世,觉得有兄弟亲朋之爱的人间生活来得温暖亲切。下片怀人,人生并非没有憾事,悲欢离合即为其一。苏轼兄弟情谊甚笃,此时亦已有六年不见了。但苏轼认为,人有悲欢离合同月有阴晴圆缺一样,两者都是自然常理,无须伤感。终于以理遣情,从共同赏月中互致慰藉,离别这个人生憾事就从友爱的感情中得到了补偿。此词上片执著人生,下片善处人生,表现苏轼热爱生活、情怀旷达的一面。全词不假雕琢,卷舒自如,因此九百年来传诵不衰。南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诗词曲精选系列·唐宋词一百首》)

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虽化用南朝谢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但二者意境却不同:“隔千里兮共明月”是描述与远隔千里的“美人”共享明月的情景,抒发的是怨遥伤远之情;“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则把“隔千里兮共明月”进行更高层次的转变,一转离别感伤情调,意境豁达开阔。结尾这两句虽然寄语子由,但同时也是向世间所有离别的亲人发出深挚的祝愿,以美好的境界结束全词。

4.谢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

    谢庄《月赋》是一篇抒情小赋,是通过虚构曹植与王粲等赏月吟 诗的故事情节,借以展开对月光的清丽以及沐浴在月光中的人们的情思的描写,在叙事中透出怨遥伤远之意。“隔千里兮共明月”一句出自篇末所系第一首歌诗(赋中系诗滥觞自《楚辞》中的乱辞,本赋两首歌诗,第一首歌咏明月,第二首歌咏落月):“歌曰:‘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临风叹兮将焉歇?川路长兮不可越。’”

5.与本词相对照的苏辙的《水调歌头》。

    苏轼写《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第二年,即熙宁十年(1077)四月,苏轼知徐州,苏辙随兄至徐,留百余日,将赴南都(今河南淮阳)留守佥判任。苏辙中秋作《水调歌头》告别。词中抒写兄弟俩久别重逢又临分别的凄凉情怀。

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州。

    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

教 学 建 议

    这两首词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和意境很难用语言表述,因而不宜讲得过多,应让学生在反复背诵的基础上去理解,或者以“思考与讨论”中两道题为讨论题,让学生展开讨论,教师可向学生提供一些有助于理解这两首词的相关资料,也可事先布置学生自己查找。

[附录]

《雨霖铃》教学计划

一、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古典诗歌传统意象在作品中传情达意的效果。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这是一首离别词。生离死别都是人间最伤心的事情,人们最不愿遇到的事情。下面,请大家欣赏配乐朗读,感悟词人的缠绵悱恻的离愁别绪。

(二)整体把握,感知作品的内容和思想感情

感情:无奈、伤痛、眷恋。

(三)了解背景,学会“知人论世”

1.教师设问:

    有同学曾经问我:《琵琶行》中琵琶女的悲惨遭遇告诉我们,在封建时代,歌伎是很没有地位的,是受歧视、受迫害的社会底层市民。那么作为封建文人学士的柳永,一个上层的文化人,与歌伎混在一起——甚至谈起恋爱来,岂不是自降身份,自我作贱?这好像有点不可思议。大家怎么看这个问题呢?

    说明:针对该生的问题引起学生兴趣,介绍有关柳永的经历。引导学生通过了解柳永的背景及与歌妓情深意切的关系,懂得借助背景,“知人论世”,鉴赏诗歌。

2.教师简要点拨:

    教师:柳永虽然才情卓著,但早年屡试不第,一生仕途坎坷,生活穷困,经常出入娼馆酒楼,深深了解歌伎们的生活,深切同情她们的不幸遭遇。他同歌伎的交往并不像浪荡公子、纨绔子弟之流的风花雪月,虽然身份不同,但在歌楼酒馆,他找到了感情的寄托,找到了发挥才华的地方,正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他的很多佳作,都取材于同歌伎们在一起的悲欢离合。这首词就是描写了作者要离开汴京(开封)去各地漂泊时和他心爱的歌伎难舍难分的痛苦心情。

(四)学生朗读一遍,加深对作品的整体认识。教师对学生的阅读作简要评价,并指导学生注意停顿和节奏

(五)分析上阕的情与景的关系,重点鉴赏情景交融、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1.教师:写景抒情诗的最大特点是“情景交融”,正所谓“相见时难别亦难”,在作者笔下,一景一物,一举手一投足,无不饱含着离别的无奈和伤感。大家讨论几分钟,试以上阕为例,说说作者是如何通过写景(选择什么意象)来准确传情的。同时,作者在人物形象上也进行了细腻的刻画,试举例说说。

    2.学生分小组讨论。

    3.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板书:

上阕:

意象:蝉、长亭、雨、兰舟、烟波、云气。

作用:渲染凄清意境,烘托人物感情。

4.教师点拨名句,深化学生理解,重点从朗读的角度分析(视学生掌握情况决定详略分析)。

例一:“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开首三句,简单看,只是交代送别的时间、地点,然而细心留意,景物特点:“蝉”是“寒”的,特指是秋后的蝉,秋有萧索感受,而蝉在凄凉急促地鸣叫,傍晚时分让人有落寞之感,更兼雨后带凉意。再看词人,一个“对”让我们联想到他的动作可能是“呆”对着长亭。这样,这里的景已不是单纯的景物。一阵骤雨过后,景色特别鲜明刺眼,周围都是凄切的蝉声,又正是暮色苍茫时分,对着这送别的长亭,这是多么动人愁思的境界呵!可见这里着重的是在酿造一种足以触动离情别绪的气氛,先给人一种无可奈何的感受,打下情感的基础,以增强下面抒写情事的真实性和感染力。这句要读得凄凉、落寞。

例二:“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两句是实写不忍别离又不能不别的情况。“都门”是指汴京门外。“帐饮”是说搭起帐篷请行人吃酒,古人离别饯行离不开酒。“无绪”是当时心绪非常不安,不知所措的表现。这六个字明显地写出地点、动作和情绪,是高度压缩的精练的写法。“留恋处,兰舟催发”,是说正在留恋不舍的当儿,舟子已经催促他出发了。从“催发”中可以看出他们多么依依不舍。从这种依依不舍的情况中也可以更清楚地看出上句的“无绪”是已经达到了“黯然销魂”的程度。

例三:“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进一步刻画两人难舍难分的形象。在这时候,真是纵有千言万语也给喉咙噎住说不出口了。只有紧握着手,泪眼相对而已。这一形象的刻画,看来似很简单,实则是情感的集中表现,是很真挚动人的。这句要读得“哽咽”欲哭,欲言又止。

例四:“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想到从此天各一方,心情更加黯淡,移情入景,水色天光便披上了阴影。这句要读出苍茫、孤独味来。

5.教师示范朗读一遍,将所储备的感情传染给学生。

6.学生深情背诵上阕。

(六)学习下阕,重点鉴赏典型诗歌意象

    1.教师引入:下阕字字珠玑,句句含情,很多句子很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同样是写景,但下阕词人写到了一些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典型意象,如酒、柳、风、月,这些意象给你什么样的联想呢?请同学们结合之前所学,讨论3分钟,谈谈看法。

2.学生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补充。教师边板书:

下阕:

典型意象:酒、柳、风、月。

3.教师点击网页有关诗歌意象部分,并点评学生发言,深化学生认识。

关于酒:

    常言借酒消愁,酩酊大醉后,把一切苦恼抛诸脑后,依依惜别时,“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就痛快地一醉而别。自欺欺人也好,逃避现实也罢,“醉翁之意”已不在酒了。

    喜时——杜甫说:“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闻官兵收河南河北》)

    哀时——曹操为功业人才而愁,发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感慨。(《短歌行》)

    愁时——李白失意官场,说:“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

苏轼也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李清照思念丈夫时,说:“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声声慢》)

王维送别元二,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

关于月: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月是离合的象征,何况是残缺不全的月,最易引起词人的愁思。

《琵琶行》几个地方写到月: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关于风:

    古人有云:“自古逢秋悲寂寥。”秋天是特别让人伤感的季节。晓风轻拂,带来的并不是快意,而是凉意,凄凉的感觉。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总结:柳有“留”意,残月西挂,伊人不再,晓风侵人,徒添冷意,借酒消愁愁更愁。“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作者组合了最能触动离愁的景物入词,酿造意境,增添了抒情色彩。渲染了浓烈的气氛,更能展现出微妙的心理活动,挑动读者的心弦。

4.学生自主朗读作品,鼓励毛遂自荐,作示范朗读。

5.学生作示范朗读。

(七)师生共同归纳本诗的写作技巧

    教师: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知道,鉴赏诗歌,如果准确把握了意象的特点和情景交融的写法,就不难理解作者的感情了。如果我们再细细分析,作者在上下阕的写景角度上有点不同,那就是——上片实写,下片虚写。而其中的转折句是“念去去”句。因此,我们可以归纳本词主要的写作技巧是:

板书:

写作技巧:(1)写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2)虚实结合。

(八)课内外迁移:初步掌握婉约派的风格特点

我们之前学了豪放派,现在又接触了婉约派,如果各用一个比喻句来形容两者,应该怎样形容呢?

1.学生马上思考,自由发言。

2.教师准备以下范例,必要时作引导:

例:如果说豪放派是一位东北大汉的话,那么,婉约派就是江南女子;

    如果说豪放派是长江黄河,那么婉约派就是小桥流水;

    如果说豪放派是高山大海,那么婉约派就是山涧小溪;

    如果说豪放派是《黄河大合唱》,那么婉约派就是《夜半小夜曲》。

(九)板书设计

雨霖铃(柳永)

感情:无奈、伤痛、眷恋

上片:话别之时

意象:蝉、长亭、雨、兰舟、烟波、云气

作用:渲染凄清意境,烘托人物感情。

人物形象:无绪、泪眼、凝噎

下片:别后之境

典型意象:酒、柳、风、月

写作技巧:(1)写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2)虚实结合。

《水调歌头》教学计划

一、教学重点

1.背诵这首词。

2.联想力和想象力的训练。

二、教学难点

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及其旷达胸襟在词中的体现。

三、教学过程

(一)导语

    古往今来,不少文人骚客以月亮为题材来吟诗赋词,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李白的《静夜思》等。同样的,苏东坡以中秋月亮为题材,写下了这首千古绝调。我们来看看后人对这首词的评价:南宋词评家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后集》里曾道:“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二)作者介绍和写作背景

                                   ——主要是让学生看,教师点拨一下重点即可。

(三)朗读训练

    下面让我们进入“朗读训练”部分,通过听、看、朗读,全身心地感受这首词的优美之处。

1.播放“配乐朗读”一遍。

2.学生齐读。

(四)诗词赏析

1.根据注解,疏通文句。

对照课本的注解,弄清这首词的字面意思。

(1)归去:回到天上去。

(2)琼楼玉宇:美玉做成的楼宇,这是想象的仙宫。

(3)弄清影:意思是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

(4)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月儿转过朱红色的阁子,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不能安眠的人(指作者)。

(5)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月儿)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分离时圆呢?何事,为什么。

(6)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只希望人人年年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这两句是对子由说的。婵娟,即嫦娥,这里指月光。

2.词的上下两阕主要写什么?两者的联系何在?

    提示:中国古代的诗词,大都先写景,后抒情,我们来看看这首词是否也具有此特点。

(1)上阕主要写什么?写了什么景?

    明确:上片望月,既怀逸兴。开头四句接连问月问年,起得奇逸。苏轼自己也设想前生是月中人,因而起“乘风归去”之想。但天上、人间,幻想、现实,两方面同时吸引着他。相比之下,他还是立足现实,觉得有兄弟亲朋的人间生活来得温暖亲切。月下起舞,光影清绝的人生境界胜似广寒清虚的天上宫阙。虽在尘凡而胸怀旷达,一片光明。

板书:

上阕——望月(写景)

(2)下阕呢?抒发了什么感情?

    明确:下片怀人。人生并非没有憾事,悲欢离合即为其一。苏轼兄弟情谊甚笃。他与苏辙已有六年不见了。但苏轼认为,人有悲欢离合同月有阴晴圆缺一样,两者都是自然常理,无须伤感。终于以理殉情,从共同赏月中互致慰藉,“离别”这个人生憾事就从亲人之间的感情中得到了补偿。人生不求长聚,两心相照,明月与共,未尝不是一个美好的境界。

板书:

下阕——怀人(抒情)

(3)上、下两者的联系何在?

    明确:这首词上片写景,执着人生,下片抒情,善处人生,上下片内容有景有情,情景交融,表现了苏轼热爱生活、情怀旷达的一面。词中境界高洁,说理通达,情味深厚,并出以潇洒之笔,一片神行,不假雕琢,卷舒自如,因此九百年来传诵不衰。

板书: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3.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体现在哪些词句上?

    明确: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4.哪些地方用到了联想和想象?

    板书:联想明月(月圆)→团圆(人圆)

    想象:明月→宫阙→琼楼玉宇

    明确:联想和想象是我们这节课的重点之一,下面,让我们通过训练来加深对它们的理解。

    总结:想象力是人类创造发明的源泉,近几年来,高考作文都呈现出这样一个趋向:要求学生发挥想象力,写自己之所想。如:1999年的《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和2000年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无不要求学生大胆地展开想象。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同样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五)音乐欣赏

    联想力和想象力是我们这节课的重点之一,另一个重点便是背诵这首词,让我们通过“音乐欣赏”来加强记忆。

1.播放邓丽君的MTV《但愿人长久》。

2.第二次播放,让学生轻声跟唱。(提醒:歌词的“何事长向别时圆”有别于课本的“何事偏向别时圆”是因为采用了不同版本的缘故。)

(六)归纳小结(板书)

上阕——望月(写景)

                           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

下阕——怀人(抒情)

联想:明月(月圆)→团圆(人圆)

想象:明月→宫阙→琼楼玉宇

主题:这首词表达了词人的旷达胸襟和对亲人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