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书推荐

在迎难而上的奋斗中铸就伟业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

2020-07-08 浏览量:2194

长春出版社>党建园地>精神文明建设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历史呼唤和人民的选择中诞生并登上历史舞台。综观建党99年和全国执政71年的历史,绝非一帆风顺和波澜不惊,很多时候恰恰是在险象环生中披荆斩棘、艰难前行,是在不断应对挑战、克服困难、战胜风险、破解危局中走过来的。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多次经历关系自身前途命运甚至生死存亡的历史关节点,应对了一系列风险挑战等严峻复杂局面的考验,凸显出一个成熟马克思主义政党所具有的治党治国治军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未来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科学总结党在奋斗历程中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的经验启示,对于巩固我们党长期执政地位,把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具有重大意义。

 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分析问题、研判形势 

 每遇困难和风险,中国共产党能够做到头脑清醒,处变不惊,迎难而上,根本原因就在于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能够运用科学理论分析问题,判断形势,站在全局、战略、宏观的高度提出对策,明确方向,从而在对风险挑战有了清晰认知的基础上,找到有效的应对办法,不断攻坚克难、化险为夷,扭转危局、破解困境。如在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处在幼年时期的中国共产党人没有被白色恐怖的血雨腥风吓倒,而是勇敢地从地上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迹,继续战斗。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解决了要不要革命、怎样革命的核心问题。其后,党领导一系列武装起义,并深入农村开展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形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革命之势,逐步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重要思想,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指明了唯一正确的道路。

 20世纪70年代末,面对中国向何处发展的关键抉择,中国共产党人解放思想、拨乱反正,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坚定不移地实行改革开放,响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决策,再次引领中国走上正确的发展方向,实现了党的历史上又一次伟大转折!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成功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与其沉着冷静并正确判断形势和及时调整政策分不开。而这种勇于应对、敢于斗争的品格,无疑是中国共产党能够不断攻坚克难的经验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是有远大理想和坚定信仰的先进政党。危难时刻,必须坚持理想信仰不动摇、革命意志不涣散、奋斗精神不懈怠,才能成就伟大事业。正因为如此,尽管在通向共产主义的征途中布满荆棘,充满坎坷,但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义无反顾、前赴后继,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奋斗史诗。

 坚持党的正确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应对风险挑战 

 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充分表明,我们党不愧为马克思主义先进政党,不愧为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核心力量。在党领导下建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坚强而正确的领导和好的社会制度,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这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历次特大自然灾害和重大突发疫情等斗争中得到充分验证。无论是应对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还是2008年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党的领导总是“主心骨”,针对每一次风险挑战,都充分发挥了领导枢纽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零容忍的态度“打虎拍蝇”,取得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凝聚了党心军心民心;面对美国一手挑起的中美贸易摩擦及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党中央统筹谋划、攻坚克难,坚定从容、有理有节,主动作为、顺势应对,彰显了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战略定力和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捍卫了国家和人民的正当利益,赢得国际社会的尊重和敬佩;在坚决应对并经受住新冠肺炎这一突发重大疫情考验的过程中,党中央高度重视、科学统筹,调度有力、行动果决,不仅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而且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精神力量和文化基因,赋予抗疫斗争新的时代内涵。

 这一切都充分说明了越是在应对风险挑战的过程中,党的坚强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越能得到充分体现,越能展现出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办难事、办成事的体制优势,真正做到全国一盘棋、上下一条心。

 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发挥党的组织优势,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民心向背是检验一个政党生命力的试金石。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从小到大、由弱变强,从挫折中奋起,在困难中成熟,最终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在全国执政71年来,中国共产党尽管经历过这样或那样的曲折,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没有变,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没有断,这就使党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并从人民群众中不断获得前进的智慧和力量。

 正是由于依靠群众、团结群众、为了群众,取信于民,中国共产党拥有了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这一点在革命战争年代已经得到了充分印证,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过程中也同样得到了充分彰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党的政治动员具有极强的感召力,也正是在人民群众的这种广泛认同和热烈响应中,我们党才历经磨难而不衰,千锤百炼更坚强。

 在这场惊心动魄的全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广大党员干部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海内外中华儿女同舟共济、万众一心,形成了团结协作、坚不可摧、从容应战的抗疫防线,凝聚起不懈奋斗、顽强战疫的磅礴力量。可以说,抗疫过程也是充分展现党同人民群众心心相印、鱼水相依、命运与共的过程。

 注重发挥爱国主义精神力量,激励着中华民族凝心聚力、化危为机、奋勇向前 

 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为什么是这样?可以从多种角度进行分析和总结,但其中的精神力量和精神支撑所提供的强大动力尤为重要。中华民族之所以历经磨难而不衰,久经考验而不倒,至今仍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就是得益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培养和孕育的生生不息的中国精神。在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伟大的中华民族有其自身生生不息的精神纽带相联结。这种中国精神不断发展升华,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各个阶段凝聚了中国力量,发挥了重要的精神支撑作用。而彰显的伟大民族精神,已经成为中国精神谱系的新坐标,永远激荡在亿万中国人的心中,激励着中华儿女勇往直前,实现梦想。

 历史证明,当中华民族面临危机,国家经受灾难之时,爱国主义精神就会集中迸发出来,成为化危为机、渡过难关的精神力量,形成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强大合力。这种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和临危不惧、自强不息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繁衍生息、走向富强的强大基因,具有深厚的中国历史文化底蕴。各种灾难和困难虽使我们的国家、民族和人民历经磨难和痛苦,但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从来不会被灾难压垮。战胜灾难和困难所呈现的精神力量,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和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展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民族精神的升华。

 艰辛成就伟业,奋斗创造辉煌。中国共产党迄今所走过的近百年历史,是不断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的历史。从现在起到本世纪中叶,中国共产党要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完成民族复兴大业,依然任重道远、道路艰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深化改革,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各种困难与风险,都会提出新的课题,迫切需要我们从理论上作出新的科学回答。”经验启示我们,面对困难、风险和挑战,信念坚定是首要,党的坚强领导是根本,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是关键,精神力量是动力。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做到风险面前无所惧,挑战面前勇担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柳建辉 作者系原中央党校副教育长、中共党史教研部主任,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