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书推荐

教学设计1上-11.01-《雪地里的小画家》

2012-03-19 浏览量:4720

长春出版社>语文>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年级导航

                    《雪地里的小画家

           ——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雪地里的小画家》是省编教材第二册的《在冬天里》这一单元中的一篇课文。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冬天的特点,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课文文字简明,图画精美。讲的是一群小动物来到雪地里画画的事。插图上画了小鸡、小鸭、小马和小狗在雪地上留下的脚印。课文只有六句话,却充满童趣。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正确认读二类生字,会写一类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四种动物爪(蹄)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感受冬天特有的情趣。

过程与方法:能借助汉语拼音正确朗读韵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的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下雪时小动物们的快乐,感受冬天特有的情趣。

教学难点

学会本课的生字,了解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设计思路

1、本次教学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采用读悟组合式教学。在教学中,多方位组织、引导、点拨、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合作、交流。

2、充分运用网络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培养学生动手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小组讨论中学会交流合作。

教学设计

1、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设计相关课件、网站,创设一定的情境,设计引导性问题。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阅相关资料,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动物王国下了好大好大的一场雪,早晨打开门一瞧,大地一片银白。这个时候呀,小动物都躲在暖和的小房子里睡觉呢!可是,有四个调皮的小家伙,一听说老师今天要给同学们上课,就非吵着要我带它们来,没有办法,老师只好把它们带来了,你们想见见他们吗?(出示课件)

(设计意图:在课的伊始,我以四个小动物也要参加这节课为切入点,使学生很快进入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为后面的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范读课文

(师范读课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识字教学

1.同学们,老师读得怎么样?

《雪地里的小画家》是一首非常有趣的儿童诗,你们是希望老师一句一句教你们读呢?还是自己把它读会?

老师非常欣赏你们的选择,你们自己试着读读看。

2. 在读的过程中,同学们一定碰到了生字宝宝,谁到黑板上来,把生字宝宝画出来?

3. 大家都有自己的生字宝宝,怎么办呢? (可以读一读拼音)借助拼音识字是个好办法,还有其它的办法吗? (生讨论回答)

下面同学们就以自己的方法去认识这些生字宝宝吧!

(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字)

4|、刚才很多同学在自己不认识的生字宝宝下面划了线,现在如果认识了,就请上来把这条线给擦去。 (生动手擦)既然都认识了,我就请一位同学读读这首儿童诗吧!(指名读)

5、我还是不相信你们都会读(表情夸张),因为读整篇课文容易,读不出的字可以顺下去读。 这些词语谁会读?(我把诗中的有些字擦去,剩下了一些词语和短句:下雪啦、梅花、几步、青蛙、为什么、参加、睡着)

(指名读)

6、如果谁能认得这些单个的字,那真叫有本事了。(我把词语中的有些字擦去,留下单个的字:啦、梅、几、蛙、参加、睡)

(指名读)

我不得不佩服你们,你们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认识了这么多生字朋友!

(设计意图:学生在学习生字时起点是不一样的,因此,我比较注重识字方法的指导,学生通过“读拼音、问同桌、请教自己信得过的朋友、听读、查生字表、查认字表、猜一猜”等多种方式来认识“生字宝宝”。识字教学中放手让学生自主识字,激发学生的识字热情,他们不仅想到了多种识字方法,而且还发现了几个多音字,如“几”、“着”。在识字目标达成情况的检验上追求实效性,即让学生识读单个的字,又不脱离具体语言情境。)

(四)通过几种朗读方式,让学生感知课文。

 1、细心的小朋友在读课文的时候,有没有发现一个新的标点朋友?(出示“下

 雪啦!下雪啦!” )并指导朗读感叹句。(简单说一说你怎样指导学生朗读)

2、这个时候,雪地里来了谁呀?“一群”指的是多少啊?(根据学生的生活

 经验体会感悟)这一群小画家指的都是谁呀?(小鸡、小鸭、小狗、小马)有这么多的小动物来“参加”呀!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如何才能写好“参加”这两个字?请每小组推荐同学到黑板来书写,再推荐同学谈一谈你们是怎么想的?(学生汇报交流)那么谁能用这个词来说一句话呀!

3、你能说说下雪时,下雪后是什么景色吗? 快快进入智慧网站去寻找答案吧!

      (学生自己动手去寻找答案。)

4、正如同学们所说的那样,雪景是迷人的,雪景是美丽的,这么美的雪景,如果是你,你会到雪地里干什么呢?(学生自由畅谈,抒发情感。)

 5、通过读课文,谁愿意说一说小动物们跑到雪地做什么了呢?

能通过你的朗读告诉大家吗?

 6、那么课文为什么说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呢?快快到智慧宝库去找找答案吧!一会儿你们就明白了!(学生上网寻找答案)

 4、(出示课件)同学们,你们看雪地里走来了谁呀?小鸡的脚印像什么?(竹叶)小鸭子呢?(枫叶)小狗呢?(梅花)小马呢?(月牙)。

5、同学们,我们平时画画用什么?可是这些小动物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了一幅画,它们棒不棒?那么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情感读一读这两句话吧!(学生齐读)

那么“步”这个生字宝宝你有什么好的办法把它记住啊?(学生自由汇报)

在写这个字的时候,你想提醒同学们应该注意些什么?(不要多写一点)那么我们现在就动笔练一练吧!(学生动笔写字)

6、同学们,你们瞧小动物们多高兴啊!小雪花看到他们这么高兴,也赶来了,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入漫天飞雪的童话世界,共同感受那动人的景致吧!(学生律动)(设计(设计意图:重视自主阅读,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独特感受。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树立大语文观,因此,我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把实践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充分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积极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入手,为学生感悟课文语言提供了帮助。)

()感悟朗读最后两小节

 1、这四个小动物在画画,那青蛙在干什么呢?(出示青蛙睡觉图)那我们去叫醒它,让它出来画画,行吗?(学生自由回答)

2、那什么是冬眠呀?还有哪些小动物是冬眠的?快快到智慧宝库去找找答案吧!一会儿你们就明白了!(学生上网寻找答案)

3、指导朗读。

青蛙已经睡着了,我们应该怎样读才能让青蛙安静地冬眠呢?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网络在教学中的优势,实现网络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让学生自己查阅“什么是冬眠?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是冬眠的?” 此处将文字与现实生活接轨,把学生放回到一幅幅动人的生活画面中去,使抽象的文字变得鲜活起来,避免了枯燥说教,感受到了语言文字的美。重视以读为本,体会诗文的意境,获得美的熏陶。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而朗读又贵在一个""字,在读中"悟情",在读中"悟理"。我在教学中,非常注重学生对课文的朗读。但在读中,并不是一味地告诉他们该怎样朗读,而是给学生创设情景,让他们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用心去感受和体会朗读课文时轻快活泼的基调,学会读文。)

(六)小结。发散学生的思维,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

 1、同学们读得真好,那么你能根据老师的提示把这篇课文背诵下来吗?如果可以,你就站起来是试一试?

2、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四位雪地里的小画家,其实呀,每一种小动物都是一位小画家。放学后,观察你喜欢的一种小动物,看看它在雪地里会画什么?下节课,把你观察到的讲给其他同学听。

(设计意图:重视学生思维的拓展,使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积累是量化的过程,也是质的提升的必然途径。学生诵读的过程是对课文音韵美、蕴涵美等多层面美进行整体欣赏、品味的过程。从学生的背诵中得到了对课文感悟程度的反馈,从而把教学推向了高潮。在教学延伸中,让学生“收集其他小动物的脚印,看看他们会画些什么?”使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视野也会变得越来越开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