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对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作了明确的规定:“中学语文教学必须教学生学好课文和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进行严格的语文基本训练,使学生热爱祖国语言,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提高社会主义觉悟。”这是中学语文教学的方向、原则,也是中学语文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但是这只是一个总体的目标和方向,要通过具体的语文教学过程达到这一规定的要求,语文教师必须将教学行为目标化的观念落实到实处,落实到具体的每一个学期、每一个单元、每一节课以及每一个教学环节,也就是要确立语文教学的总原则,即“紧扣教学目标,注重教学实效”。下面就根据以上原则,谈一谈长春版语文教材八(上)九(上)现代文的教学策略。
一、指导思想
1.明确语文教学的总目标
关于这一点新课标中写得很明确,可以从三个维度上来界定:知识上,掌握祖国的语言文字,占有一定的词汇量,掌握关于汉字、关于文章、关于文学的基本知识,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一些记忆性的知识;能力上,具备听、说、读、写的能力,能够灵活地使用汉字,具有汉语交际能力,能够理解文章、赏析文章、创作文章,用文字表情达意,传达自己对社会、人生的认识;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能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2.明确语文课和语文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有一句话叫做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老师肩负着将如此庞大和渊博的体系传给学生的重任,而且所传授的知识与能够占有的传授时间严重不成比例,这就决定了语文课不仅是一块传授语文知识的阵地,更是学生认识语文、走进语文的窗口。语文课堂之上,一方面要有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讲解,而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是要起到一个引领的作用。①激发兴趣——调动起学生主动探究语文世界的积极性;②方法指导——让学生体会到怎样学语文,怎样学好语文;③促进与督促——通过课堂的各种验收形式,避免学生的懒惰情绪,督促学生迎难而上,不断进步;④引发思考——通过课上问题的探讨,去触动学生敏感的心灵,使学生能够主动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用语文知识来思考生活。
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要利用好我们手中的法宝——语文教材。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应是教材的编者从浩瀚的语文世界中为我们提炼出的精华素,夸张一点说,几乎所有的语文教学应承担的任务,和语文教学要实现的目标都压在了我们手中的这几篇课文中,语文教师便要尽其所能地挖掘出这颗精华素的内涵,将它化作一颗石子,投向学生的心海,激起学生心中探索文学世界的千层碧波。
3.教学目标具体化教学行为目标化
每一篇语文课文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但要追求语文课的实效性,就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明确语文教学的总目标,但最关键的应是把这个目标具体分解到每一个教学行为当中。如何将教学目标具体化,教学行为目标化,下面的一些可操作性建议仅供参考:
(1)备全套教材,对教学的主要法宝有一个宏观的把握。通读全套的长春版语文教材会发现它的最大特点是以民族文化传统为本位,沟通多元文化,在继承汉语文教育传统的同时,体现现代课程的设计理念。它在选文上遵循“取法乎上”的原则注重选文的经典性,具有厚重的文化含量而且还注重现代气息的流入。比如《一个价值一千亿元的名字》、《蒙古草原狼》的选入。同时课文的编排方式上开放而灵活,没有单元结构的方式,给了教师更大的自主选择的空间。这些特点要求教师:第一要加大备教材的力度,要有充足的知识储备自信地走上讲台;第二加大备教法的力度,考虑用什么样的方式和方法深入浅出地实现教学目标。
(2)备整册书、备学段特点,明确教学侧重点,制定教学策略。只有对整册书有个全方位的关照,才会使一学期的教学有序化。每一篇课文处理成什么样的课型,可以与写作与名著训练有怎样的联系,都是需要在备整册书时有所考虑的。每一篇课文的内容都包罗万象,想面面俱到、毫无遗漏地教给学生,不仅没有必要而且没有可能。明确教材各个部分的有机联系才能更明确教学侧重点,更好地制定教学策略。另外还需关注学段特点,比如八年级是一个全面的知识量的积累和知识面扩展的过程,九年级又是一个注重落实,增强应试能力的过程。而经过七年级对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在八九年级的现代文教学中,许多基础性的东西可以通过预习、测验等形式完成。课上我们就可以目标先行,明确这堂课究竟是重在学习创作手法还是挖掘思想内涵,是重在培养朗读能力还是重在培养读书习惯,从而决定哪些精讲,哪些略讲,哪些对比着讲,哪些可以由学生讲,哪些可以到图书馆进行,哪些需要到电子阅览室操作等等。总之当我们的目标具体化后,我们就可以立足教材,但却不局限于教材,在吃透编者意图的基础上,跳出教材,站在一定的高度,对教材进行二度创造。使我们由教科书的被动使用者成为新课程的塑造者,或者说由教科书的忠实执行者成为自己课程的创造者。
二、具体认识与操作
以长春版八册(上)九册(上)的阅读教学为例,在备课过程中首先就要总揽全局,灵活分类。八册(上)现代文有11课12篇文章;九(上)现代文有9课10篇文章。首先根据课文的体裁或内容方面的某些相似点将课文进行“合并同类项”,这样做可以更好地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避免教学侧重点的过多重复,提高课堂效率。至于怎样分类,可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比如根据目标化教学的原则,可以将这22篇文章作如下分类:
■
作这样的分类是想谈一谈在教学目标具体化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以下几个问题:
(一)关注文章共性,突出教学个性
这个问题下我想谈三组文章:第一组《给女儿的信》、《家书》。《给女儿的信》是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女儿的爱情启蒙。《家书》是著名学者傅雷和音乐家儿子傅聪的艺术交流。将此两文放在一起讲解为的是突显两文的共性,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1.了解书信体的基本知识,体会书信中的细腻的抒情和描写。2.引导学生体会长辈对晚辈深沉的关爱。为实现此目标,在学生熟读两文之后可与学生共同研讨一个问题——两文的相同与不同。
主要的相同之处:①文体上均属书信体,都是父亲写给子女的。此处可以结合课文内容,与一起学生简单归统一下“书信”这一应用性文体的基本常识,比如格式、称呼、落款等。②两文主旨上都是父辈向子女传授生活的道理。苏霍姆林斯基要告诉女儿,爱是人类一种高尚的情感,爱是智慧,爱是责任,只有一个心智成熟的人才能体会爱的含义,才会真成地爱。而傅雷传达了一份真挚的情意,他要让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才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③两文字里行间都流露着父亲对子女的爱以及父亲与子女之间一种精神平等的意识和真诚交流的痕迹。通过比较会加强学生对文中重点句子的关注,同时也能体会到,书信作为一种书面语言它的情感色彩更浓,许多当面无法言说的情感却可以通过书信表达的淋漓尽致,激起他们对书信交流的兴致。
主要的不同之处:①两位父亲讲述人生道理的方式不同。苏霍姆林斯基的女儿还小,于是他采用讲故事的方式向刚刚进入青春期的女儿深入浅出地传达爱的真谛。在表达方式上有很多细腻的描写,有对话,有情节,文章读来轻松自然,而又让人回味无穷。而傅聪当时已经22岁了,且在国外读书并学有所成,所以傅雷用有人生感悟式甚至是内心独白式的语言与儿子进行交流,说理的成分更浓,读来更深沉而深刻。②在写作目的上,苏霍姆林斯基此文的教育意味更浓些,他要告诉女儿什么是正确的爱情观。正文部分也可以看作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而傅雷此文不仅是对儿子的鼓励与鞭策,更是他与儿子之间超出寻常骨肉之情的心灵沟通与精神交流,如文中所言“我跟你的讨论与争辩,常常就是我跟自己的讨论与争辩”。所以此文不仅是一篇教子篇,而且彰显着傅雷的学问风度思想与修养,可以说是对青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思想品德修养的生动教材。
通过两文比较,重在强化两文的共性,课后可以通过布置学生与其家长进行一次书信交流的形式,进一步落实这一组的教学目标。
第二组《一个价值一千亿元的名字》、《短文两篇》(我的信念、悼念玛丽·居里)。之所以将这两课归为一组,是因为这两课虽然形式不同,但在内容上都可归为介绍人物感受人物的系列。教材编者将此两文选入课本,是让学生认识了解袁隆平和居里夫人,不仅是了解他们在各自领域的成就,更重要的是感受并学习二人在科学探索过程中奋斗的精神,以及他们淡泊名利的态度,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为解袁隆平和居里夫人,让学生在写作时能够信手拈来,心灵上能够发自内心地尊敬。同时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能力。要实现上述教学目标,并不在于老师讲多少,关键是让学生动起来。所以我的处理方式是:第一,指导学生熟读课文,并让学生结合课文谈一谈袁隆平或居里夫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会在对课文的信息的筛选中初步了解人物。第二,请学生说一说你所知道的袁隆平或居里夫人,教师可以作适当的补充。这样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就会有信息的碰撞,并将碰撞中的疑问作为课后查阅的方向。第三,布置作业:①学生分组自选角度查阅有关居里夫人或袁隆平的资料,比如生平、主要贡献、主要影响、相关评价、与人物有关的文章等等。②各组以手抄报的形式进行汇报,在班级内进行评比和展览。第四,总结课,师生交流感受,解决过程中的疑问,并由各组负责人将全班的资料进行整理汇总,以资料库的形式资源共享。
第三组,《品质》、《麦琪的礼物》这一组我想谈的是同类课文中教学目标的个性化。这两篇课文体裁上都是外国小说。提到小说自然是要关注人物、环境、故事情节这三要素,自是要分析人物形象,自然是要挖掘主题,但如果将这一切变成一种的讲小说的无意识行为,那么讲小说的课堂就会变成一个盲目的过场毫无意义了。每一篇优秀的小说,它的许多方面都值得探讨和学习的,但只有根据学生情况,根据文本的突出特点确定中的教学目标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品质》是英国小说家高尔斯华绥的一篇小说,通过“我”与传统手工业者格斯拉的七次交往,展现了在大工业对小工业者的冲击下,传统手工业者格斯拉的生存危机,并从深层次上表达了作者对垄断资本主义时期激烈竞争中诚信危机、道德缺失的伤感与困惑。这样一篇思想内涵深刻的小说,虽然是时过境迁,但对于处于新世纪改革大潮中的正处于人生观尚在形成过程中的当代中学生来说,是很有探讨价值的。所以这一课的教学重点放在建立在文本基础上的主题的挖掘和探讨,并根据初三学生的特点,在探讨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鉴赏小说的基本方法。
具体的教学中分为两课时,第一课时完成的主要任务是:1.扫清字词障碍,强调重点字词;2.熟读课文,明确小说是以“我”与格斯拉的交往为线索组织起来的。3.明确小说中七次交往的起始段落及相关内容,初步感知人物形象。4.布置作业:搜集整理关于本文作者及小说创作背景的相关资料。在第二课时中首先引导学生关注文本,梳理文中人、店、靴的变化,因为这三者恰是小说三要素人物、环境、情节在文本中的一个动态交织。这一番梳理,目的是使学生明白阅读小说要关注人物在情节发展过程中他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方面的变化,由表及里地把握人物形象,找到鉴赏小说的突破口。其次,让学生自主质疑,为什么做了这么好靴子的人却走向死亡、店却走向消亡?为什么人物在逐步走向死亡过程中其靴子依然越做越好?从而走进对小说主题的探究。第三,以讨论交流的方式深入挖掘本文的思想内涵,并引导学生结合自身谈体会将价值观的教育落到实处。
《麦琪的礼物》同样是一篇很有思想价值的外国小说,杰姆和德拉,在物质贫困时,用他们精神上的相互依偎和真诚的付出诠释出爱的真谛。正如黎巴嫩诗人纪伯伦所说:“婚姻是两个相爱的强者同舟共济,以便一道战胜岁月征途的风风雨雨。”这样一个主题,我们可以通过《给女儿的信》或者其他很多文章去和理解,但是这篇小说的结构技巧,那种“欧亨利手法”却是其他文章无法企及的亮点。所以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放在体会并学习“欧亨利手法”上,并指导学生课后阅读欧亨利的其他作品。具体来说,第一,从梳理情节入手,引导学生将故事的顺序与小说中的情节顺序作对比,思考作者这样处理使故事读起来有了怎样的变化?从而体会小说步步设悬念的妙处。第二,文中的情节安排似乎是太巧合了,请学生谈一谈你是否相信这种巧合,并结合文中句子说一说相信与否的原因。这一环节是想使学生关注文章细节,从时间、经济条件、两人爱的坚贞等方面找到文中巧合可信的依据,发现前文中润物细无声般的铺垫,从而明确欧亨利手法的另一个重要特征:结尾出乎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此时可给“欧亨利手法”的完整理解:善于运用悬念、巧合,以及精心的安排设置出乎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之结尾,把一个并不曲折的故事讲得有声有色、引人入胜。通过介绍另一篇小说《爱的牺牲》进一步体会这种手法的特色。第三,探讨本文是一个喜剧还是悲剧?在探讨中让学生明白本文述了一段心酸的浪漫,通过对“麦琪”含义的解读,点明像德拉和杰姆这样生活在下层社会拥有着善良的本性的小人物恰恰是作者欧亨利重点关注的群体。由此进入第四个环节,简介欧亨利的生平及创作,让学生明白欧亨利是用极度夸张、幽默的笔法,用看似轻松的方式抒写着他的心声,让人们在笑过之后不得不仔细体味那文字背后的心酸与悲凉,所以有人评价他的作品是“含泪的微笑”。第五,布置作业:二选一:①仿照欧亨利的笔法,写一篇文章,表现普通人身上平凡而真挚的情感,题目自拟;②阅读一篇欧亨利的小说,写一篇鉴赏性的文字。
通过以上五个环节,使学生对欧亨利其人、其笔法,及其创作风格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对欧亨利有一个相对完整的认识,能够在写作中借鉴其笔法,能够有助于自己在课外阅读欧亨利的其他作品应是学生学完本课后的最大收获。
(二)传统课文,主题思想与写作特色双管齐下,该大则大
传统课文之所以在教材中能占有一席之地很大程度上缘于其主题思想的深远影响,这也是语文课作为文化传承阵地的一个体现。所以在传统课文讲授中思想精髓必是一个教学重点,又因其时代久远所以每一篇传统课文必然要重视时代背景的铺垫。比如《记一辆纺车》、《短文两篇》(为人民服务、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两文时代背景参考书写得很详细这里不赘述。只想谈两点:第一,主题思想的与时俱进。这里不是仅仅指教这类文章经常问的一个问题“对我们今天有什么意义”,而是应在教学中强调文中的思想精髓比如为人民服务,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等,应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可以跨越时空具有永恒魅力的。比如艰苦奋斗的精神,1941至1942年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代有体现,1949年我们要胜利的时候要继续保持,1961年困难时期,吴伯箫要以此来鼓舞民众。其实,向前追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何常不是酝酿着这种精神。再看今朝,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我们又何常不凝聚着这种精神,甚至可以将其上升为人类智慧的组成部分。这也正是我们今天还要重读老文章,并且今后还要读下去的原因。第二,应该引导学生关注这类文章的写作特色,否则很容易就将此类课变成单纯的思想说教。另外这些文章质朴的文风确实是值得当代学生学习的,更重要的是通过赏析写作手法,比如短文两篇的演讲词特点、名言警句;《记一辆纺车》中精彩的比喻,能够帮助学生深入文本,更加深入地体会课文的思想内涵。
以上谈的是教材中在思想传承上的精典,还有一类传统课文是文学作品中的精典。比如说八年级上册中的《孔乙己》。这更是一篇对于很多老师来说是教起来轻车熟路的课文。我这里只是想谈一谈对于鲁迅这样一个现代文学史上的领袖级人物,对于他的在文学史上堪称精典的文章,我们在初中阶段应怎样对待,应该给初中阶段的孩子一个怎样的鲁迅。
1.不惜花费课时,该做大时就做大
我们平时的课时都很紧张,但是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语文老师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初中的孩子理解《孔乙己》这样的文章一两个课时的时间是肯定不够的,这样的文章做大是一个必要的选择。做大的方向主要是:第一,带领学生将本课吃透,必须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各种形式的阅读,对这篇比较长的课文读熟读透,只有学生对文本有十分熟悉,才能谈得上进一步的理解,进一步品味语言分析人物形象及主题。即便是个别学生通过几个课时的熏陶还没能将课文理解到理想的程度,但只要是他对课文已经相当熟悉,一提到“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提到他的“窃书不能算偷”,提到他迂腐的趣事,提到“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还有他欠的十九个大钱,学生总能记忆犹新,我们的课也就达到了一个基本的目标,将来随着学生阅历的丰富和思想的成熟,自然会对记忆中的东西有更深的理解。对于这样的经典课文,拿出时间来吃透文本还是至关重要的。第二,进行有效的扩展阅读。把《孔乙己》做大,不仅是多用些时间让学生理解课文本身,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带领学生联系所学过的鲁迅的文章一起来体会鲁迅小说主要创作特色,并下发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有代表性的作品,比如《朝花夕拾》、《呐喊》、《彷徨》中的相关篇章。还可以将初中阶段的鲁迅的文章做一个归纳和总结,将留存在学生心中关于鲁迅的零散印象集中并清晰起来。这样做是因为作为民族魂的鲁迅,学生必须有所认识。在初高中语文课中鲁迅作品的比重很大,高中学业的压力会挤掉学生很多学习语文的时间,而将来不从事中文专业研究的学生也许这一生都不会再关注鲁迅其人,所以在初中阶段,在中考还未来临之前,带领学生多接触一些鲁迅的作品,对学生的终生发展都是有益的。关于读哪些,适学生具体情况而定,人教版教材中所选用的篇章,可供参考。
2.大而有序、大而不杂
《孔乙己》可讲的东西很多,但教学中应做到大而有序。我认为主要奔两个目标走,即:第一体会人物形象和主题,初步体会鲁迅小说深刻的社会批判性和他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情怀。第二,赏析并学习文章的写作手法,比如以笑衬悲,侧面烘托、精彩的环境描写、巧妙的写作视角等等。
3.大而有度,大不等于深
要选择适合学生阅读的,思想深度上益于初中学生接受的。另外在介绍和讲解过程中,对于其个别作品的深刻思想内涵的挖掘要点到为止,不必深究。这里我想把九(上)中的《铸剑》拿过来放在一起说,由于也是鲁迅小说,可以把此文纳入到做大这个工程中来,并由这篇文章谈一个问题那就是大不等于深。《铸剑》选自鲁迅一部特殊的小说集《故事新编》。关于此文的解读有许多权威的参考资料而且很多都是精辟而深刻的,但是对于初中生的接受能力来说,全都拿来讲是不现实的,想彻底讲透也是绝不可能的,过于求大求深只能适得其反。所以关于此文可只放在以下几个角度:①熟读课文,调动起积极性感受文章的现代武侠气息和鲁迅的非凡的想象力;②联系鲁迅的其他作品,理解小说中“与干瘪脸少年纠缠”、对民众中“窝里斗”现象的影射;宴之敖者为民众铲除暴君却不被民众理解;看客现象等。由此使学生能将这篇奇特的小说纳入鲁迅小说的体系中,体会到鲁迅文章的批判力量,鲁迅的文化斗士形象。至于更深刻、更细致的解读就没有必要了。
4.大而有结
将鲁迅作品的阅读面扩开后要有个归结,将这个开设这个专题的目标落到实处。我曾将人教版中的鲁迅作品作了一个总结,仅供大家参考:
(1)基本知识总结:
鲁迅(1881-1936)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笙 主要作品: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笙 散文集朝花夕拾,
?笙 散文诗集野草,
?笙 杂文集《坟》《热风》《二心集》《华盖集》等等。
1918年5月首次用笔名“鲁迅”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2)基本内容总结:
■
(3)文体总结
?笙 散文——珍藏了成长经历中的难忘瞬间,从中流露出真挚的亲情、友情、师生情、爱国情,以及对身边人朴素的爱。所谓“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同时从对这些瞬间的怀念中也能更深地了解鲁迅在1926年前后迷茫困苦的心境,他是在用这些温情的东西,慰藉自己孤寂的心灵。
?笙 散文诗——写作背景与他的散文基本相同,但从另一面,以曲折幽晦的象征表达了20年代中期作者内心世界的苦闷和对现实社会的抗争,所反映的愤怒、批判的情绪表现得更为明显。
《呐喊》是鲁迅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中国旧有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渴望
(4)人物特点总结
?笙 鲁迅忧国忧民、甘为孺子牛。
?笙 他百折不挠、锲而不舍。
?笙 “即使艰难,也还要做;愈艰难,就愈要做”,凸现了一个真正革命者磐石般的坚定革命性和百折不挠、锲而不舍的韧性战斗精神。
?笙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半殖民地人民最可贵的性格。
?笙 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总之,用设专题的形式,让学生对鲁迅有个总印象,了给学生一个真实的鲁迅,为将来的进一步认识打下基础。
(三)以课文为引子,指导学生读整部书
还有一类课文也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做大处理,这就是可以联系名著阅读的一些课文。增大学生的阅读量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初中阶段,学生时间相对宽裕,好奇心较强,记忆力又好,对语文的重视度又强于高中,所以这是一个丰富语文知识储备的最佳时期。在这一阶段能有一个量的积累,才会在思想思维相对成熟之后有一个质的飞跃。八(上)九(上)现代文中有这样几篇适合实施读整部书的计划。《老人与海》《沉寂的雪原》《蒙古草原狼》。
《老人与海》是在世界文坛享有崇高声誉的小说,也是海明威本人认为写得最好的一部作品。小说中塑造的坚强、勇敢正直和蔑视死亡的硬汉形象成为世界文学长廊中的亮点。《蒙古草原狼》节选自姜戎的《狼图腾》,课文是原著中几十个有机连贯的“狼故事”之一。《沉寂的雪原》是杰克伦敦早期的作品,属于他的“北方故事”系列小说,作者用冷峻的笔调讲述了一个严酷的故事,通过梅森的遇险和死亡展示了在接近北极的死亡地带的一幕求生的悲剧,使读者感受到了雪原上的生之艰难,从而领会生命的意义。这三篇课文的总体的教学目标为:1.阅读原著,了解故事情节并能够复述;2.对小说的主人公有深刻印象,基本把握小说的主题;3.能对整部小说或小说中的某个部分,发表自己的见解。4.学会阅读整本书的基本方法。具体来说:1.在备整册书时确立上述教学目标,在开学初布置学生阅读原著,并要求学生采取批注式阅读,定期检查;2.赏读课文,教师点拨重要知识点,引导学生关注细节描写,激发学生讨论兴趣,学生交流读到此处时的感受;3.布置学生查阅有关作者、原著评价的相关资料;写一篇读后感;4.利用连排课时间,可以两个平行班在一起进行读书报会,交流读后体会;5.总结课,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整部书时的基本方法,比如如何读情节、如何赏析人物、如何辨主题等等。收集读书报告会的发言内容,全班分享。以上是介绍了由课内课文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基本步骤,因具体文章不同还可以有所增删和改动。比如《沉寂的雪原》是完整的一篇,但是它是杰克伦敦“北方故事”系列小说的一部分,所以可以将此文和《热爱生命》《荒野的呼唤》作为一个整体来阅读,指导学生走进杰克伦敦的小说世界;比如上述三文都与“生命”这个严肃的话题有关,可以在学生读完三部作品之后,组织一次讨论,将三部作品结合起来看,谈一谈对珍爱生命的认识。总之,由于名著内涵的丰富性,对于与名著有关的课文在处理时,不仅关注到整部名著的阅读,还要注重引发学生的思考。我们不能为阅读而阅读,必须通过多读去感悟阅读内容之外的,带有普遍意义的东西。这才是我们阅读教学的目的所在。因此,我们除重视阅读教学的目的和能力外,更应重视阅读教学中思维能力的训练,这是符合学生学习认知心理和思维规律的。
(四)因文制宜,关注学生需求,巧设目标
日常的语文课究竟是侧重工具性还是侧重人文性,历来争论不休。过于重工具性,会将语文这一人文色彩极浓的学科给肢解;过于重人文性,弄不好又会将语文的原味丢失,使语文学科成了其他学科的大汇总。其实,工具性也好,人文性也罢,我们的语文课最终是为了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综合的语文能力。新课标中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这两者我们是要兼顾的。而我们要做的是要根据每一篇课文的特点,根据学生占用知识的具体情况,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和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学生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不得要领,那么《孔乙己》、《品质》、《麦琪的礼物》等多篇文章,都可以大胆取舍,以让学生感悟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为主要教学目标,至于其他方面可以利用其他课文其他时间另行安排。也就是说要结合文章和学生特点巧设教学目标。例如《巩乃斯的马》:文章以粗犷的气势,描绘了巩乃斯的马给予我的启迪与感受。写出了马的灵性,并结合自己在文革中特殊的困境和特殊的孤独的心境,写出了自己对马的特殊的喜爱。文章多层次、多侧面展示了对人生的思考与深刻的哲理,读过之后,会让人爱马、赞美马的美德,从而感知人生中有不尽的追求,增加生的勇气与仁爱的观照。显然,这是一篇人文内涵很丰富的文章,完全可以以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为主要教学目标,也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方向。但换个角度看,本文还是一篇文字优美的散文,描写上细腻而精彩,结构安排得当,对于初三的学生,对于即将面对考场作文严峻考验的学生来说,也许从写作角度来讲,以指导学生学作为主要教学目标,更具实效性,也更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本文可以这样几个大的问题来指导学生学习。(1)作者为什么喜欢马?(2)你从哪些段落能读出作者对马的喜欢?为什么?(3)作者主要描写对象是“马”,为什么在本文的开篇、结尾都用不短的文字写到了牛、骆驼等其他动物?第一个问题是从全文明显的情感基调入手,引导学生从表层和深层多角度去思考问题,通过提示关键句子如“不正常的政治气候像潮闷险恶的黑云一样压在头顶上,使人有压抑到不能忍受的地步”,“我与世界隔绝,生活单调,人与人互相警惕,唯恐失一言而遭灭顶之祸,心灵寂寞”等,结合文革的时代背景使学生理解作者对马特殊的喜爱的真正原因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这方面虽不作教学重点,但对全文主题的关照还是必要的,而且“喜欢”也是以上几个问题的线索。(2)第二问主要是品味重点段落,学习要点为:①精彩的场面描写;②在行文过程中,在字里行间表达情感的手法;一篇文章中描写的重要性,画面感的重要性;③生动形象的比喻;④排比的作用,行文语言的整齐性、节奏化对表达性感的作用,对增强文章感染力的作用。(3)第三问主要是学习本文对比手法的运用,前后照应对文章的好处。通过以上问题,使学生将此文作为一篇写作范文欣赏,有效地指导学生的写作。
(五)相对的散篇,巧妙相嵌,相得益彰
以上所谈的几个方面核心思想是“合并同类项,大胆取舍授课角度”。由于这种合并与取舍是没有定法的,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师自身的教学实际来决定如何合并的,合并的依据又灵活而多样,这样一来,每一册书中必然会剩下一些让我们无法归到大类中的,相对的一些散篇。比如在通过以上归类后我们还有以下这些文章没有提到:八(上)中的《一生中最高兴的一天》、《范进中举》、《介子和庄子》,九(上)中的《短文两篇》(热爱生命、世间最美的坟墓)。这些文章本身也有很多可选择的授课角度,只不过是想让上述教学目标更明确更突出,更好的实现,所以将以上四文筛选下来。对于这些文章我想运用巧妙相嵌法,根据课文的具体内容和写作特点,选择与以上五大类相近的特点和角度,进行穿插讲解,或者是将其设置成不同类别,不同文体之间的过渡课。例如:《一生中最高兴的一天》,作者路遥用朴素平实的笔法勾勒了一位平凡而伟大的父亲,父亲一生中最高兴的一天是妻子和孩子过年能吃上一顿肉,是满足妻子和孩子们的愿望,父亲的愿望是那样的质朴,但他对子女的表达的又是那样热烈。文中“我”的感动,“我”的反思恰恰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去体会父母的爱。所以此文可以放在《给女儿的信》、《家书》之后来讲解,作为一个亲情单元,使学生体会,不同的父亲,不同的经历,不同的表达方式,却诠释着一个温馨的命题—真挚而深沉的父爱。
《范进中举》作为一篇传统的展现科举制度对读书人毒害之深的文章,其鲜明的特色是文中对比手法运用和强烈的讽刺意味,以及作为一个清末社会的缩影,它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清末社会风貌。教学上可以以“科举制度”为突破口,将其与《孔乙己》进行对比阅读,从两个人物性格的差异、人物的命运、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作者对人物的态度和艺术表现手法等方面思考两文的不同,这样一方面要以在经典阅读这个大类里面对《孔乙己》理解得更加透彻,也能够比较全面地理解《范进中举》。另外,为更全面地理解科举制度,可以给学生印发余秋雨的《十万进士》,引发学生自主地对科举制度有所思考。
《介子和庄子》主要介绍了日本核物理学家汤川秀树运用庄子的哲学解决了介子研究过程中的迷惑,从而发现介子为物理学界作出突出贡献的经过。曾经人们普遍认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是西方科学思想的成果;东方传统的方法论思想则似乎是与近代自然科学的精神相悖的。事实上,作为人类认识世界的思想宝库中的中国和东方古代思想,正在以特定的思维方式影响着现代人们对世界的认识,这正反映了古代思想与现代科学的某种契合。中国经典文化的魅力,不仅表现在了人文教育上,更重要的是在科学世界也为人们打开了一个崭新的创造思维领域。所以教学本文重点要放在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热爱,教育学生从现在开始就要注意学习我们民族经典文化,奠定好经典文化的基础,为将来的发展作好准备。因此,在八年级上的现代文教学中,我想将此文放在最后一篇来讲解,将此文作为一个进入古文单元的铺垫,调动起学生对学习古文的兴趣和积极性,对古文的学习是极有帮助的。
《热爱生命》和《世间最美的坟墓》是两篇内格迥异的外国散文名篇。前者语言精美凝炼,许多句子可作警句积累;后者语言朴素自然值得细细体味。两文虽然放在一课,但根据教学具体情况可以拆开讲解。比如,将《热爱生命》与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联系在一起,并将其纳入《老人与海》、《沉寂的雪原》、《蒙古草原狼》。这个系列中,引导学生对“生命”这个严肃而深刻的话题进行深入的思考,我们究竟应如何看待生命,又将怎样度过拥有生命的每一天。在这个话题下,可以组组织学生查阅搜集有关热爱生命或生命价值的诗歌、散文、小说或名人事迹等,并分类进行整理,可采用出手抄报或交流汇报课的形式对此进行验收,总的目标就是使学生一方面通过这个过程占有一定量的关于生命意义的相关素材,一方面使学生能对生命这个话题有所思考,让自己的思想逐步走向成熟和深刻。
而《世间最美的坟墓》则表达了作者茨威格满含深情地描绘了托尔斯泰墓的简单朴素自然后,对托尔斯泰淡泊名利回归自然、平凡的高尚德操的由衷赞美。如果学生没有对托尔斯泰其人的一定了解,是无法真正理解文中“最美”的真正含义的。所以我想将此文大体的教学方式和《一个价值一千亿元的名字》《短文两篇》(我的信念、悼念玛丽·居里)归为一类。也就是以走进托尔斯泰(下转40页)(上接46页)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依然通过学生搜集整理托尔斯泰相关资料的方式,让学生对其人有一定了解,并通过课堂交流的方式为学生梳理出所掌握资料的脉落。由于托尔斯泰的主要作品《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篇幅长,初中生理解起来还有些困难,所以关于其主要作品,在学生占有一定资料的情况下,教师要给予一定的点拨,目标放在帮助学生理解其主题,激发他们课下阅读兴趣上。在进行完上述环节之后,再回过头来与学生一起品读课文中的“最美”,课文中作者对托尔斯泰的赞美之情就轻松多了。
对以上几篇课文的处理主要是采用巧妙相嵌法。一个学期的教学目标应该是相对集中的,一个学期下来不可能面面俱到,能够比较成功地完成几个教学目标就应该算作是一个成功的学期。因此对于几篇从某个角度来说,无法纳入大类的文章,我们就完全可以让这些文章以服务者的角色进入我们的教学计划或帮助突出主题、或有利于突出自身特色、或发挥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总之在相互配合中能够相得益彰,让整个学期的教法井然有序,思路清晰。
(作者:黄敏 单位:东北师大附中初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