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西北》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会写“早”、“东”两个生字,会认“东、南、左、右、前、后、早、晨”八个生字。认识新部首“阝”。
2、 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 初步感知方位词语,逐渐了解各个方位的对应关系。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初步学会辨别方向
教学准备:PPT课件、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出示唐僧师徒图片,创设情境。
【设计意图:由“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图片引发学生学习方向的兴趣,从孩子原有的生活经验入手,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这一情境将贯穿全课始终。】
2、渗透方向的重要,揭题,交待学习任务。
二、朗读韵文,初步感知
1、学生自由读文,边读边画生字词。
【设计意图: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最先感知学习内容,并及时发现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便于下一环节学习中难点的突破。】
2、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检查字音。
【设计意图:学生在听读的过程中会自然发现自己读书时存在的问题,进而能有意识地及时正音,也体现出了老师的主导地位。】
3、学生再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设计意图:再读的过程就是改正的过程,教师正音后学生再读会加深对正确字音的记忆。】
4、指读课文,师生评价。
【设计意图:检查评价学生读文的情况,及时指正学生出现的问题,并重点强调易错的字音、难读的句子等。】
5、认读词语。(情境:帮孙悟空摘桃子。)
【设计意图:检查学生在读文过程中对新词的掌握情况。】
6、完成学习卡中相关练习。
【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对新词的认读,力求达到全员过关。】
7、认读生字,扩词练习。(情境:帮孙悟空给师傅摘苹果。)
【设计意图:由字到词进行识字训练,在词语环境中提出生字进行认读及扩词练习,检查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对于出现问题较多的字及时引导,正确识记。】
**课间操
【设计意图: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讲,坐四十分钟比较疲惫,所以带领孩子一起运动,放松身体,更利于后半部分的学习。】
三、活动体验,学习新知
1、认识感知前后左右(情境:孙悟空还等着我们告诉他们答案呢,我们快来学一学吧!)
A:再读课文,看一看这篇课文一共有几句话?你怎么知道的?
【设计意图:落实双基训练,了解课文结构。】
B:在文中画出反义词读一读。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边读书边动笔的学习习惯。】
C:说说你找到的反义词。
D:通过游戏练习,让学生轻松掌握前后左右。
【设计意图:通过用手指方向、说说你的前后左右都是谁(什么),引导学生准确辨别方位。在多种形式的游戏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用完整、连贯的话说一说你的前后左右都是谁好吗?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能说一句通顺、流利、完整的话,把自己的想法表达清楚。】
2、认识东西南北
A:再读课文,说说怎样分辨东西南北?
B:根据课文告诉我们的方法,你能说说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吗?
【设计意图:从文本中总结出辨别方向的方法,并同时强调时间及太阳的重要,掌握最基本的辨别方向的方法。】
C:体会东西方向、南北方向的相对性。
【设计意图:根据板书让学生一目了然地了解东西及南北方向的相对性,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
四、巩固练习,指导书写
1、我们掌握了辨别方向的方法,那我们赶快去告诉唐僧师徒四人吧,怎么辨别方向?(背诵课文)交待“方位词”。
【设计意图:因为课堂上已经多次读过课文,课文篇幅不长,所以通过填空及看图说话等方式指导学生背诵课文。】
2、课件出示汉字,了解“早”和“东”的字理。(情境:唐僧师徒在你们的帮助下,腾云驾雾西天取经去了!孙悟空还留了一份礼物给你们呢!——课件出示书:书是我们人类最好的朋友!)
【设计意图:延续情境,自然引出本节课要书写的生字,同时激发学生热爱读书的兴趣。】
我们来写一写这两个吧。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个字吗?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多种方法识记生字的能力。】
3、观察字的位置,指导书写“早、东”二字。
观察、看范写,仿写,练写。
【设计意图: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学生的观察及巧妙识记,力求学生自己完成对生字的学习。】
五、回归整体,拓展知识
1、说一说这节课自己的收获。
2、除了课文中讲的方法,你们还知道哪些辨别方向的方法?
(情境:猪八戒来了,他想了解更多的辨别方向的方法,好在师傅面前表现一下,你们能帮助他吗?)
【设计意图:知识的拓展,适时指点,掌握更多辨别方向的方法,同时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科学知识的兴趣。】
3、布置作业。(兴趣作业,任选其一,照顾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
汉字家园一 1-3 前 东
吉林市第二届长春版教材教学竞赛
课文及教学设计 《东西南北》
吉林市朝鲜族实验小学
裴春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