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书推荐

教学设计4下-08.03-《地震中的父与子》

2012-03-27 浏览量:3872

长春出版社>语文>教案/教学设计>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年级导航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能借助文中出现的数字,用比较准确的语言概括课文内容。

2、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抓住重点句段,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中父亲为救儿子不顾生死的父爱亲情及儿子对父亲的信任和对同伴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句段,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含义深刻句子。

教学难点:体会父亲与儿子“了不起”。体会伟大父爱亲情,增强做人责任感。

教学环节:

一、         情境导入:

1、              播放汶川地震图片及一位母亲的短信。

2、              引入:这就是地震无情与恐怖,但在大灾中,总会有感人事发生。让我们走近洛杉机大地震,品味一段感人至深父与子故事。

3、              齐读课题。

教学意图:运用图片再现地震的恐怖,利用视频烘托感人气氛,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易于带着感动之情投放文本学习)

二、         利用数字,感知内容。

1、              浏览课文,圈画数字。

2、              利用数字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个怎样故事?

3、              小结:关注数字,有它的提示,就会很好概括课文内容。

教学意图:概括课文内容既是中年阅读教学训练重点,也是一个难点,要抓住一切方法教学学生,把课文内容概括好。并在教学中贯彻可以借助数字,但不必完全依靠数字。)

三、         品味感悟“父与子”的了不起。

1、              板书“了不起“,齐读一遍。

2、              结合生活实际谈对“了不起”的理解。围绕“了不起”进行质疑。

教学意图:以中心词“了不起”为契入点,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同时,构建两个板块——品味父亲了不起,品味儿子了不起。达到简化头绪,突出重点的效果。)

3、              带着敬佩,自豪感情齐读最后一段。

4、              默读全文:用“       ”画出能表现“父与子”了不起的语句,简单写点体会。要学会关注语句中词语、数字、标点。

5、              独立学习。

6、              集体交流:

教学意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形成自主学习能力,不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使学生在独立学习中有所感悟、思考,受到情感熏陶。)

A:哪些语句写出了父亲很了不起?

①重点导读“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血迹。”先让学生汇报体会。

②导读:关注“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你轻轻地再慢慢的读,你读出了什么?这被分割的4个时间段,就像4幅慢镜头在显示着时间漫长,父亲的艰辛,读出这样感受。

③关注“满脸灰尘,血丝,破烂不堪,血迹”。你轻轻地带着感情读,你读出了什么?这样的描写在折射着父亲身体受的折磨,身体受的伤痛,更在“血迹斑斑”折射出父亲内心的痛苦。读出这样感受。

④导:此时父亲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儿子在等着我。

挖到8小时,他心里想的是                   

挖到24小时,他心里想的是                       

挖到36小时,他以是                                

⑤示诗行形式,用诗表现对父亲的敬意。

教学意图:教师通过引导感情重点句,与文本对话,使学生在品读间断的数字中与神态描写中感受父亲的“不放弃”,体会父亲对儿子那份崇高的责任感。)

B:总结提升:

①这位父亲受着肉体伤痛,受着精神重压,却没有放弃对儿子求助,是什么力量支撑他?

②想像一下:在儿子7年成长中,父亲曾在什么时候说过这句话?

③那这就是父亲对儿子一句郑重承诺,要掷地有声地读这句话。

教学意图:以“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为主线串穿全文,进一步感悟到这是父亲的承诺,也是父亲责任感的体现——体现在儿子生活的大小事情中。)

C:哪些语句写出了儿子也很“了不起”?

①品读15自然段:(信任、坚强、冷静、勇敢)

想像:当灾难降临那一刻,地震中阿曼达处境如何?

②用诗表现儿子36小时等待中的坚强。

③师生分角色读父子的对话。

教学意图:读写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在读中品味阿曼达的坚强冷静,在写中升华对阿曼达的敬佩,真正体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特点。)

2、品读22自然段:

①体会到儿子对父亲的信任(对同学关心:遇事想着别人)

②导读出儿子对父亲的信任。

四、总结升华:

1、用上“了不起”抒发你对父与子的敬佩。

2、写下一个字“爱”,抒写一个词“责任”。正因为父亲心中有爱,有一份责任感,他选择了不放弃;正因为儿子心中有一份责任感,在灾难中的他才更坚强,能想着别人。带上爱,带上责任,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教学意图:意在于升华文章主旨——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更想借助这次表达传达学生内心的感动,坚定自己也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板书:

地震中的父与子

父亲——了不起——儿子

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