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书推荐

5年下积累中《惠崇春江晓景》还是《惠崇春江晓景》?

2011-06-02 浏览量:3871

长春出版社>语文>教师版>答疑窗口

    近日有一些热心老师询问五年级下册第12页积累中出现的苏轼一诗题目的问题。疑问的焦点集中在题目中是“晓景”还是“晚景”上,为此我在论坛上为大家做集中解答,望老师们相互转告。
    1.在千百年来中华古诗词流传过程中, 由于种种原因,难免会出现同一个作品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版本并存的情况,各不同的版本可能会在某个字或某句话上存在差异,大体构文相同,每种版本又都各有所依,而今已无法更清楚地论证孰对孰错。苏轼的这首《惠崇春江晓景》便是这样的一首宋诗。
    2.在有多个版本并存的情况下,我们参考学者的研究成果,以及出于自身对诗词的理解,对选取版本进行敲定。从权威宋诗出版物看,《宋诗选注》(钱锺书编著,人民文学出版社)和《宋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等都采用的是《惠崇春江晓景》的版本。
    从全诗意境来看,桃花刚开“三两枝”,春江冰消“水乍暖”,均表达了一个初春的早晨的“早”字(即“晓”)。更如诗句中“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等句所写,当是早上看到这般景色(特别是“鸭先知”“芦芽短”)更合逻辑,请各位有异议的老师仔细体会。
    3.最后,从严格遵照教育部颁发的《语文课程标准》方面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25页“古诗词推荐篇目名称”中,第52篇目名即为:苏轼的《惠崇春江晓景》。
    希望以上能给各位老师一个满意的答复,如有不同见解,欢迎继续探讨。
附:
1.惠崇(?~1017) ,北宋画家。僧人。建阳(今属福建)人,一作淮南人。善诗,为宋初“九诗僧”之一。工画水禽,尤擅画水乡景色,点缀鹅雁鹭鸶,人称“惠崇小景”。王安石有诗相赞:“画史纷纷何足数,惠崇晚出吾最许。”“小景”乃南方山水画派之支流,境界虚淡萧散,颇有特色。(《辞海》1999年版)苏轼、黄庭坚、王庭珪等也有诗称赞他的画,其中苏轼《惠崇春江晓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尤为后人所称许。
               

2.惠崇画《春江晓景》现已失传。苏轼《惠崇春江晓景》诗共两首,教材中选取其一。全诗为: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
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编辑:吴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