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的绿》教学设计
万达实验小学 吴秀辉
《西湖的绿》是六年制小学语文长春版教材第八册第三版块的精读课文.这一版块的主题是《绿的世界》,共有两篇写景的文章。这篇课文是作者宗璞四游西湖之后,另辟蹊径,从绿这个角度,为我们展现西湖独特的美。主要描写了西湖灵隐的"绿" ﹑苏堤的"绿"和花港观鱼看到的"绿",体现了西湖山水的青春与活力,表达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一、教学目标:
1、 抓住关键词语体会西湖的美,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在朗读中深入感受西湖的绿。
3、 引导学生品词析句,积累文中优美的语句,背诵课文的第二段。
4、 感受西湖独特的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运用多种朗读策略(理解读、想象读、合作读、评读、教师范读、配乐读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的优美,领悟文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多层次地深入感受西湖的绿。
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莽莽苍苍”,明确为什么“一棵棵树身离得较远,却给人莽莽苍苍的感觉”。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回忆作者游览顺序
1、回忆一下,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游览西湖的?
2、相应板书,强调生字“隐”“港”的写法。
3、交待本课的教学目标: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再次去感受西湖的绿,并且练习把课文读好。
设计意图:明确文中写作顺序,强化语文基础字词的落实,交待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的方向,有的放矢。
(二)精读灵隐丰富的绿
1、自由读课文的第一段,想一想作者写了灵隐哪些景物的绿?
2、你最喜欢哪一处景物的绿,自己练习有感情的朗读。
3、随着学生的汇报,指导朗读重点语句。
一读树木绿:重点指导道旁的树木“苍翠欲滴”的浓郁和“雨丝儿”的轻柔,并引导学生是因为树木的绿,所以映衬得雨丝儿似乎也是绿的。飞来峰上的树木重点指导学生读出绿的不同,通过朗读语调的高低变化来体现。
二读小径的绿:重点指导把“直”读得长一点,体会绿色的延伸;把“缝”读成儿化音,体会又细又小的石头缝里都是绿色,从而感受灵隐绿色无处不在。
三读溪水的绿:想象“水花飞溅”“飞珠滚玉”的画面,体会溪水的美丽,带着自己的感受读出自己的体会。
师小结:作者雨中去访灵隐,先看到了树木的绿,接着看到了小径的绿,又看到了溪水的绿,到处都是绿色,如此的丰富,难怪作者说,一下车,只觉得绿意——扑眼而来,我们再来齐读一下这段文字。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的朗读方式,引导学生掌握不同的朗读方法,在读中体会,读中理解,读中感受灵隐绿的丰富,达到以读代讲的目的。
4、交待构段方式:第一句话概括地写出了灵隐的绿色带给作者的感受,下文则具体描写了各处景物的绿,层次非常清楚。下面的段落在写法上也有这样的特点,我们继续来体会。
设计意图:渗透本课的写作方法,为后两段的教学做好铺垫,也为最后的写话埋下伏笔。
(三)品析苏堤多样的绿
默读课文的第二段,边读边画,看看哪些语句写出了苏堤的绿。
1、品析“莽莽苍苍”:
师:板书“莽莽苍苍”
生:齐读这个词
师:苍苍是什么颜色?
生:深绿色
师:莽莽苍苍有两种解释,谁来给同学们读一读
生:出示课件,指名读
师:你认为在文中它应该是那种解释?
师:对了,莽莽苍苍就是树木浓绿茂盛,但课文中说,一棵棵树身离得较远,又怎么会有莽莽苍苍的感觉呢?再来读读这句话,和你的同桌研究研究。
生:因为树木是从树梢一直绿到地下,所以才有莽莽苍苍的感觉。
师:是啊,一棵树是从树梢一直绿到地下,那么苏堤所有的树木都是从头绿到脚,从远处看,给人的感觉就是莽莽苍苍,谁来读读这句话。
设计意图:这是本课的教学难点,因此我以教学实录的方式呈现,这样更能体现我突破难点的过程。这样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在一层一层的理解上,逐步感受“莽莽苍苍”的含义。
2、品析描写青苔的句子
师:走近看时,原来树身上布满了青苔。那青苔是什么样的?(出示课件)这括号里的答案可多了,都藏在书里,快去找一找,读一读。
生:绿茸茸、鲜嫩、可爱、有趣
师:从哪句话能看出它形状有趣?
师:课件出示这句话,除了形状有趣以外,你还能看出什么,
生:形状多
师:这么多的形状,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吗?
生:形态万千、姿态各异、变化多端、各种各样······
师:同学们看,作者用一个排比、比喻的句式,就把青苔形状的丰富和有趣生动的表现出来了,我们再来读读,体会体会
生:男女生比赛读(各选一个代表)
师小结:作者漫步苏堤,按照由远到近的观察顺序,写出了树木和青苔的绿,树木莽莽苍苍,青苔鲜嫩可爱。
设计意图:课标中指出,教学中要淡化修辞手法的教学,但修辞手法在实际的写作中的作用又是不可忽略的,所以我采用扩展青苔形状的方式,利用朗读来感受排比、比喻的妙处。关注局部的完整性,在体会青苔的形状丰富和有趣的基础上,想象青苔的样子把描写青苔的句子完整地读一读,这样使学生的思维更缜密。
3、根据板书背诵
让我们试着按照这样的顺序,结合板书上的重点词语,背一背这段文字。
设计意图:积累作者优美的语言,体会文字的魅力,为今后的写作积累素材。
(四)赏悟花港活泼的绿
1、读课文:自由大声地读花港的绿
2、赏新荷:播放课件欣赏花港的绿
3、悟意境:想象意境体悟花港的绿
齐读最后一段:从花港乘船而回——幽静。
总结:这篇课文,作者独辟蹊径,按照游览的顺序,从绿这个的角度,用生动的语言为我们展现了西湖绿的丰富、绿得活泼和富有变化,让我们再次感受了西湖的美丽。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在想象中体会花港绿的活泼,充满生机,发展学生的语言,体会作者观察与想象相结合的写作手法。
(五)巧写公园多彩的绿
让学生根据本篇文章构段的方法写一段话,比一比,看谁写的绿色最迷人。
设计意图:读写结合,仿照本文的构段方法,运用文中的优美语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八、板书设计:
灵隐:树木、小径、溪水 先
远:莽莽苍苍 概
西湖的绿 苏堤 括
近:绿茸茸、鲜嫩、可爱、有趣 后
花港:新荷 具
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