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书推荐

说课-2上-08.1-《绝句》

2009-02-13 浏览量:5637

长春出版社>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设计>年级导航>教案/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各位评委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长春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八板块的第一课的第一课时,杜甫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绝句》。本诗是一首七言绝句,合辙押韵。短短20个字,就在我们眼前呈现出了一派春意盎然、生机勃勃而又自然和谐的景象。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联系生活实际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去感受、体会春天的美好景色。

【设计理念】在低年级的古诗教学中,情境的创设是学生有感情朗读的重要前提,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情境,在理解诗句上,结合画面让学生体会意境,在评价朗读中来提高学生诵读能力。

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对古诗并不陌生而且也有了相当量的积累,熟悉很多古诗的作者及他们的名诗佳句。虽然如此但古诗毕竟不同于现代文,对于一个二年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还是相当有难度的。本首古诗是一首描写春景的诗句,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去感受、体会春天的美好景色,再通过各种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对古诗的学习产生兴趣,从而更好地理解诗句含义,使朗读水平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教学策略】:基于教学目标的制定和重难点的提出,结合新课标理念,采用自读感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等学习方式。根据以上分析,设计了情境激趣——自读古诗——感悟意境——拓展迁移的教学模式。

教学目标】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从学生的角度和课程阶段目标及教材特点,初步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  知识和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本,学会生字。

2、  过程和方法:通过观察朗读时间活动,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诵读古诗,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认识古诗中的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感悟春天的色彩明丽和勃勃生机。
教学流程

一、情境激趣  揭示课题

1、     播放春景,引导想象: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春天是美好的季节,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我们边听音乐,边去找一找春天的足迹。引导学生想象。

2、  指名说自己眼中的春天。

3、  交待课题,齐读课题。

【利用多媒体的教学优势,创设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有效的启发性的提问,可以拉近文本内容和学生的距离,使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课堂。】

二、自读古诗,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古诗。

2、检查生字:要想走进杜甫的古诗,必须穿过一个美丽的花园,花园里的花可美。让我们去欣赏一下吧!花中带有古诗中要求认识的生字。在这里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识记生字。

 3、学生再读古诗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同时也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以自主识字、充分交流相结合,有效调动学生的识字热情。】

三、感悟意境   品读古诗

1、播放意境图一:春天来了,新绿的柳树上两只黄鹂在唱歌。交流:你看到了什么?黄鹂可能会说些什么?课文中的哪行诗写了这幅图?这两只可爱的小鸟会怎么读呢?指导学生读诗句:两只黄鹂鸣翠柳。

2、播放意境图二:添上一行白露在天上飞。交流:你还看到了什么?一行白露在天上是怎么飞的?指导学生读诗句:一行白露上青天。

3、播放意境图三:推开窗子,远方有雪山。交流:窗外有什么?指导学生读诗句:窗含西岭千秋雪。你读懂了什么?

4、  播放意境图四:江中停泊着船只。交流:江中还有什么?这只船是从哪里开来的呢?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出诗句:门泊东吴万里船。

5、指导学生读诗句,注意评价的语言要有指导性。

 【生动画面、形象意境图为学生充分展示对课文内容独特的理解感悟,为学生的自主朗读实践,搭建了一个平台。

6、采用喜欢的方式在小组内练习诵读。

 7、在全班展示诵读情况。

在小组内练习诵读,学生可以学会和他人合作。

四、拓展迁移  开阔眼界

 1、给古诗配上音乐。

衡量学生是否理解了课文内容,就是看学生能否进行再创造。】

2、介绍古诗:春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又许多诗人都写出了赞美它的诗歌,你知道哪些呢?学生介绍并引导学生读记。

3、课后收集一些杜甫的诗或描写春天的诗。

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能力是语文学科的重要能力之一,有利于拓宽学生视野,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满足学生成功心理。也体现有效教学的特征,关注“全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