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书推荐

【中】侯雪:外国小说阅读教学

2008-01-15 浏览量:7306

长春出版社>语文>教研平台>教学资源

民族文学在现代是算不了一回事的,世界文学的时代已经来临了。

                                                                                                               ­­­——歌德

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成为世界性的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

                                                                                                        ——马克思

一、中外文学比较简说

美国当代著名文艺批评家阿伯拉姆斯在他的《镜与灯》一书中提出了文学涉及的四个要素:作品,作者,宇宙,读者。全部的文艺理论都逃不出这四种要素的相互制约。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由于各自的审美角度不同,侧重不同,便形成了不同的文艺理论体系。欧洲人侧重作品与宇宙的关系,认为文艺是对自然的摹仿,故偏重摹仿、再现、写实,属于摹仿论;中国人侧重作品与作者的关系,认为作品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外化,故偏重表现、抒情、言志,属于表现论。在这两大文艺理论体系中,不同的文学形式表现着各自不同的审美理想和审美特征。

主要谈一下小说,兼带一点诗歌。

1.小说比较

  (1)中国小说发展的基本脉络:

    (古代)中国的小说,也和世界各国一样,是从神话传说开始的,代表作品有《山海经》《淮南子》等;到魏晋南北朝,出现了志怪、志人小说。代表作品有《搜神记》《神异记》《世说新语》等。直到梁代萧统编《昭明文选》,才第一个要把文学和历史区分开来。但这时他所指的文学只包括诗、文、赋,并不包括小说。我国的小说脱离历史领域而成为文学创作,还是进入唐代之后的事。这时唐传奇小说应运而生,如白居易写《长恨歌》,陈鸿写《长恨歌传》、白行简写《李娃传》等等,都是依照传说创作而成,不再是历史性质的东西了。从此,小说便发展成为文学创作了,但志怪志人的传统也并没有停止。传奇小说发展到宋代就衰落了。随之兴起的是话本。话本经过文人加工,就变成许多话本小说和演义小说。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话本出现后,白话小说随之出现,继而元明诞生长篇章回小说,小说达到全盛阶段。此后,古代小说慢慢衰落,一蹶不振。

(现代)中国现当代小说是与中国古代小说相比较而存在的。在时间上,一般来说,现当代小说是指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的小说;在语言上,现当代小说以现代白话文取代了文言文或文白夹杂的古代白话文;在形式上,现当代小说以借鉴西洋小说格式取代了中国古代小说的章回、话本、笔记体的格式;当然,最根本的区别还在于观念和意识的不同。鲁迅曾说过:“说到为什么做小说,我仍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 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鲁迅的这一观点,虽不能说是所有小说家的创作意图,却其有极大的代表性,显现出中国现代小说以现实主义为主流的思想脉络。“文学是人学”,现当代小说通过生动的艺术形象,体现了对人的尊重,对“国民性”的反思,对民族复兴的热望,对现代文明的呼唤。

现当代小说主要是借鉴和移植了欧美的小说模式,以现实主义表现手法为主,现代主义的声音很弱。进入新时期以来,小说界文体实验和文体变革的声音日高,在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甚至后现代主义的激荡下,一方面大力借鉴西方现代派文学的观念和手法,另一方面对我国传统小说重新认识并加以改造利用,于是小说的文体有了很大变化,仍以现实主义为主流,较以前更为丰富复杂了。

  (2)欧美文学发展概况

古代文学:

古希腊、罗马是欧洲文学的发源地。古希腊文学是欧洲文学的第一次高峰。希腊早期文学的成就是神话和荷马史诗,其中荷马史诗是古希腊文学的最高成就;早期罗马文学的主要成就是戏剧,再后来罗马诗歌达到了高峰,文艺理论也取得了较大成就。维吉尔是古罗马最杰出的诗人,中世纪的但丁很崇拜他,在《神曲》中把他当作自己游历地狱炼狱的向导,文艺复兴后,他的诗歌《埃涅阿斯纪》对近代欧洲文学产生重大影响,被史诗作者看作是范本。

中世纪文学(公元5世纪到17世纪中叶,其中14世纪到17世纪是文艺复兴时期):

1教会文学:《圣经》对欧洲社会和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的各种译本几乎遍布世界各地

2英雄史诗:法国《罗兰之歌》,德国《尼伯龙根之歌》,西班牙《熙德之歌》等为后期代表作;

3骑士文学:法国是骑士文学最盛行的国家,主要形式是抒情诗和叙事诗,以《破晓歌》为代表;

4城市文学:依然以法国、德国为主,著名作品有《农民医生》《驴的遗嘱》《列那狐传奇》等;在世界文学史上堪称典范的是但丁的《神曲》。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人文主义思想是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反对封建斗争的思想武器,也是进步文学的中心。这一时期的人文思想主要体现为:第一,用人权反对神权。第二,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第三,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第四,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这一时期三种文学并存,即人文主义文学、民间文学、封建文学。这一时期是欧洲重要国家产生民族文学的诞生期,也是欧洲文学的第二次高峰。1意大利文学:但丁是人文主义的先驱,而彼特拉克和薄迦丘是早期的杰出代表。薄迦丘的《十日谈》众所周知。2德国文学:这一时期德国尚处于分裂阶段,所以文学发展缓慢,作家作品不为大家熟知。3法国文学:拉伯雷是人文主义文学最杰出代表,作品《巨人传》,是法国长篇小说的开端。蒙田也是这一时期的作家,课本选取了他的散文《热爱生命》。 4西班牙文学: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小说的顶峰是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课文《大战风车》节选于此;5英国文学:英国文学是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文学发展的顶峰。最早代表是乔叟,代表作《坎特伯雷故事集》;之后是托马斯·莫尔,代表作《乌托邦》,这部小说是空想社会主义的最初著作之一;但这时的英国成就最大的文学样式是戏剧,最高成就代表是文学大师莎士比亚,莎士比亚也是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文学的最杰出的代表。他在20年内完成叙事长诗两部、十四行诗一卷共154首、戏剧37部。

除了上述提到的作家作品,17世纪出现的巨著还有法国莫里哀的《伪君子》《悭吝人》(又名《吝啬鬼》主人公阿巴贡被称为文坛四大吝啬鬼之一);英国诗人弥尔顿的《失乐园》。

18世纪文学:

欧洲发生了继文艺复兴之后的第二次思想革命运动——启蒙运动。出现了孟德斯鸠、卢梭、伏尔泰等一批启蒙思想家,值得一提的还有牛顿的力学和天文学是这一时期的最大科学成就。这一时期的欧洲文学各国代表作家作品大家熟知的有:英国丹尼尔·笛福《鲁滨逊漂流记》;英国约拿单·斯威福特《格列佛游记》,英国菲尔丁《汤姆·琼斯》;法国卢梭《忏悔录》《爱弥儿》《新爱洛伊丝》;德国歌德以毕生心血完成的杰作,史诗性的巨著《浮士德》(与荷马史诗、但丁《神曲》齐名);德国诗人席勒《阴谋与爱情》。

19世纪文学:

这一时期浪漫主义文学和英国现实主义小说得到发展,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成为文学的主潮流这是欧洲资产阶级文学艺术发展的最高峰。文坛上涌现出一大批的天王巨星级诗人,比较熟知的有英国诗人华兹华斯、济慈(英年早逝)、拜伦、雪莱,课本选录其诗《西风颂》,他还有一著名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普希金,被高尔基赞誉为“俄国文学之始祖”,教材选录了他的诗《致大海》。惠特曼19世界最杰出的美国民主诗人,代表作《草叶集》,代表浪漫主义文学的最高成就,也使美国文学真正获得了世界性声誉。课本选录诗歌《在路易斯安那州我看见一株活着的橡树正在生长》。

这一时期的文学大家如天上群星闪耀,数不胜数。不妨开列一个作家作品名单:

法国:大仲马——《三个火枪手》《基督山伯爵》

      乔治桑——《木工小史》

      巴尔扎克——《人间喜剧》《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      斯汤达——《红与黑》(法国批判现实主 义奠基人之一)

      福楼拜——《包法利夫人》(莫泊桑的老师)

      都德——(课本选录短篇小说《最后一课》)

      左拉——《卢贡——马尔卡家族》(自然主义文学倡导者) 

      莫泊桑——《一生》《漂亮朋友》《羊脂球》(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课本选录《我的叔叔于勒》)

维克多·雨果——《巴黎圣母院》《海上劳工》《悲惨世界》(命运三步曲)(法国浪漫主义作家和浪漫主义文学领袖,他的代表作雨果高唱“相信白昼,相信光明,相信欢乐”教导一切人爱“生活、美和真理”。)

英国:萨克雷——《名利场》

      夏洛蒂·勃朗特——《简·爱》

      爱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

      狄更斯——《双城记》《大卫·科波菲尔》《艰难时世》

      托马斯·哈代——《德伯家的苔丝》

美国:欧文——开创了美国文学史上三种不同的小说形式:革命历史小说,边疆题材小说,航海生活小说。

      霍桑——《红字》

      斯托夫人——《汤姆大伯的小屋》(被成为引发美国南北战争的一部作品。)

      艾伦·坡——《厄舍古屋的倒塌》《乌鸦》(长诗)(象征主义文学的鼻祖)

      马克·吐温——《竞选州长》《汤姆·索亚历险记》

俄国:果戈里——《死魂灵》(四大吝啬鬼之一“泼留希金”)(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屠格涅夫——《前夜》《父与子》

      车尔尼雪夫斯基——《怎么办?》

      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陀斯妥耶夫斯基——《罪与罚》

      托尔斯泰——《童年》《少年》《青年》(自传三部曲)《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课文《在法庭上选录于此》,他和鲁迅同年出生)

      契诃夫——《套中人》《小公务员之死》(课本已经选录)(俄国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最后一个杰出作家)

此外还有——德国海涅《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匈牙利裴多菲的诗歌(《自由与爱情》);丹麦安徒生的童话;挪威易卜生《玩偶之家》(欧洲近代现实主义戏剧的杰出代表)。   

20世纪现实主义、现代主义文学: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人类历史进入新的纪元。现实主义文学与现代主义文学相互对立统一,彼此影响,成为现代欧美文学的主流。

涌现出大批闻名于世的作家,现实主义代表作家有英国戏剧家肖伯纳,小说家劳伦斯、毛姆;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美国作家海明威(课本选录《老人与海》);奥地利传记作家茨威格;伟大的俄国无产阶级革命作家高尔基,还有肖洛霍夫,马雅可夫斯基等。

现代主义作家代表人物有英国诗人、剧作家、批评家艾略特18881965),代表作《荒原》,对于20世纪西方诗坛有划时代的意义。“荒原”的意象既是西方文明没落的象征,也是现代西方人精神衰败的象征,具有很强烈的悲剧性,是表现现代西方人精神崩溃的史诗;奥地利现代著名小说家卡夫卡18831924),他的作品荒诞、象征、独创、冷漠、意识流。代表作《变形记》,揭露了人在资本主义社会的重重压迫下掌握不了自己的命运以致于“异化”的想象。还有法国小说家普鲁斯特18711922)的《追忆逝水年华》,他的小说被寓为意识流小说的先驱;爱尔兰小说家乔伊斯(18821941)的《尤利西斯》,这部小说在20世纪现代派小说中颇有盛名,逝描写西方社会现代人的严肃作品,提出人应该怎样生活和价值标准等重要问题;拉丁美洲小说家马尔克斯1928-)“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最杰出的代表,代表作《百年孤独》,上个世纪60年代问世,已被翻译为36种以上文字。有人称《追忆逝水年华》、《尤利西斯》、《百年孤独》为20世纪现代小说中的“天书”。此外还有爱尔兰小说家、诗人、剧作家贝克特(19061989)的《等待戈多》,是荒诞派戏剧的经典作品,录选高中课本,等待戈多,戈多是谁却不清楚,体现了人的焦虑、不安、无奈、绝望,体现了现代西方人最基本的生存状态。句中两个等待者表现的是信仰危机时代的悲剧人生态度,是对现代人在一个荒诞世界中尴尬处境的触目惊心的体现。

3)几个文学概念的阐释

现实主义文学:

就欧美文学来说,现实主义是从文艺复兴到十九世纪这一特定历史时期形成的一种文艺思潮和创作方法,也是西欧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以及确立政治统治时期出现的一种文学现象。一般说,凡是在形象中能最充分地表现现实生活的典型特征的,都叫做现实主义作品。现实主义作品具有三个特点:一是细节的真实性。二是形象的典型性。三是具体描写方式的客观性。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19世纪30年代在欧洲兴起的按事实描写生活,并对现存秩序进行强烈批判的文学称为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特点是强烈批判现存秩序,长篇小说居多。

现代主义文学:一般是指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至20世纪中叶的一种文学思潮或流派,它包括诸如后期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意识流小说等具体的文学现象和流派。现代主义创作方法就是心理主义或表现主义的创作方法,这一方法主要有以下一些特征:第一,以潜意识为表现对象。第二,非理性的思维方法。第三,以象征,意识流,变形为表现方法,突出虚幻性和假定性。第四、反传统,求创新。这也可以说是现代主义的一个总的特征。

4)中外小说的基本差异

欧洲的故事小说大约出现在中世纪后期的13世纪,也就是元末明初时期。

思想主题差异:在欧洲小说中作家总是通过多种艺术形象,极力证明教会和封建制度是违反人性违反自然的,人性论及人道主义是西方小说的主要思想武器;    而在中国,反映这种萌芽的思想既没有西方那样有一个思想体系,又不像西方文人表现出鲜明的战斗姿态。

结构差异:中国小说不论长篇短篇大半是把生活中发生的错综复杂之事件整理为头绪分明的线索,脉络清晰,层次井然,不管情节如何复杂,结构如直线式纵横交织成一个个独立事件,钩挂起来成为一个封闭的连锁结构。     西方小说的结构特点是以情节曲折取胜,满足读者的好奇心,吸引读者对主题进行思考和想象,线索交错,忽隐忽现。结构的手段不是使矛盾显明而是使之隐藏,读者必须一个一个挖掘,方能弄明白主题的全部内涵。

中外小说在结构上的审美差异正如《小说丛话》所云:“读中国小说,如游西式花园,一人门,则园中全景,尽在目前矣。读外国小说,如游中国名园,非遍历其境,不能领略个中滋味也。盖以中国小说,往往开宗明义,先定宗旨,或叙明主人翁来历,使阅者不必遍读其书,已能料其事迹之半。而外国小说,则往往一个闷葫芦,曲曲折折,直须阅至末页,方能打破也。”

人物塑造手法差异:中国小说侧重从语言、细节、动作去挖掘人物内在心理的外化,注重准确地抓住它外化地形态。注重从外部动作着墨,这是中国小说描写人物地优良传统。    而西方小说则注重对内心的挖掘,而且要直接表现人物的思想情感,西方小说的发展过程正是不断探索人物内心的过程。

2.诗歌比较:

中外诗歌的主要差异:

    就其传统而言,西方诗歌的传统是叙事诗。而中国诗歌的传统则是抒情诗。欧洲诗歌虽以叙述性为主导方式但也不乏抒情性。中国诗歌虽以抒情性做为传统,但也不乏叙述性因素。

    就其题材而言,在中外写爱情人伦的诗中(因此类诗居多),

西方诗大半以爱情为中心。而中国,爱情诗虽然很多,但中国诗中忠君爱国爱民的情感和关于友朋交谊的诗作比男女恋爱的诗作要多。

    就表现手法而言,西方诗善于详尽的描叙,人物的容貌、体

态、风采、服装都作客观描绘,重在形似,故多见长篇,给人一览无余之感;中国诗篇简洁含蓄,只写要点,寥寥勾勒,体貌自现,重在神似,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故以短诗见长。西方诗热情奔放,直率大胆,富含文思哲理,幻想奇特,境界开阔;中国诗人因遵循“发乎情止乎礼义”的传统,故中国诗含蓄深沉,若隐若现,鲜为哲理,境界狭窄,富阴柔之美。

3.从文学差异看文化背景的差异

中国文化形态是伦理型文化。

西方文化形态是科学型文化。西方人是比较彻底地摧垮了氏族血缘关系的纽带而走进奴隶社会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由每一个公民占有财产的多少来决定,是一种政治法律关系,而不是靠血缘的纽带来维系的伦理关系。

西方古代文明滥觞之地是爱琴海区域……

古希腊的商业经济和民主政治使西方人崇尚个人的自由平等和个性发展,崇尚个人的发财、个人的爱情,崇尚个人冒险,个人奋斗。古希腊商业经济和民主政治中陶冶出来的民族特征是以自我为核心,以私利为基础,以享乐为目标的敢于冒险、敢于进取的开放性民族品格。这种民族品格一直延续到现代的西方人。这种民族品格在西方文学中都有鲜明的体现。

中外文学审美特征的差异,还有思维方式上的不同缘由。西方思维趋向思辨与实证,思辨体现着一种穷天究地的求知精神,实证则体现着对外在物景大小、比例、色彩的认真态度。这两点恰好形成了西方文学以叙述写实为主导的思维基础。而中国的思维更趋向于直觉与顿悟,直觉体现为一种整体性的情感体验,顿悟则体现为一种主观思想对外物的投射和照彻,这两点恰好形成了中国文学以抒情写意为主导的思维基础

二、几部小说的解读

(《老人与海》 《堂吉诃德》 《复活》)

《老人与海》

1. 作者海明威一生的经历;冰山理论

2. 作品的主题探究(补充教参)

1)主题一:失败               2)主题二:孤独

3)主题三:人与自然,人与社会 (4)主题四:死亡情结

3. 象征手法的使用 (《乞力马扎罗的雪》)

《堂吉诃德》

  1. 关于骑士小说

2. 作品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影响

3. 堂·吉诃德的典型形象性

鲁迅对堂吉诃德的评价“堂吉诃德的立志去打不平,是不能说他错误的;不自量力,也并非错误。错误是在他的打法。因为糊涂的思想,引出了错误的打法。侠客为了自己的‘功绩’不能打尽不平,正如慈善家为了自己的阴功不能救助社会上的困苦一样。而且是‘非徒无益,而又害之’的。”

《复活》

  1. 托尔斯泰主义

  2. 托尔斯泰的三部里程碑式作品及《复活》的影响。

  3. “复活”的多重含义分析

★附带解读:

<宽容>序言》的故事与情怀

《品质》一文主题把握

三、外国小说教学的几点浅近思考

1. 对于文本的真阅读和伪阅读

2 . 对于文学作品与文化背景的关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