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书推荐

【中】王烁:用生命点亮诗意的生活——谈诗意体会下的生命教育

2011-03-02 浏览量:3487

长春出版社>语文>教研平台>教学资源

应试教育是极端功利主义的产物,在这个过程中多少孩子的天性被泯灭?我们丢掉了很多孩子。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更是清醒地认识到这个问题。虽然对于教师的评价只是平均分、优秀率和及格率的简单评价,但是我还是注意了孩子能力的养成,更是让他们在中国古典的诗词中去寻找那份天性和天良,让他们脱离家长们的献媚市侩,让他们远离尘世的尔虞我诈,更是让他们在诗歌的宁静中找到真正的自我。

我倡导的是“人的教学”。

1.学生与诗。老师们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为什么现代大多数的孩子一写诗就会出现我们所谓的“闲愁”?!然后我们就会去批评他们如何的浅薄,应该如何的立志,帮助他们改正。立志是对的,但是我们并没有认识孩子。其实孩子是最真实的,它们就能更加简单而直接的揭示精神世界的本真。凡是能写出这些所谓“闲愁”诗词的孩子,绝大多数都一个共同的特征:家庭环境优越,丰衣足食,父母官高禄厚,他们都是在满足了生存的物质需要以后而产生的更高层次的纯粹的精神痛苦。他们被安排得生活无忧,而作为一个人,尤其是孩子,思维正是旺盛的。他们其实是在用这样的一种方式来认识属于自己的生活,寻找自己除了物质追求之外的精神价值,应该肯定。作为老师,我们应该认识到:他们在超越了物质基础束缚之后,精神应作如何发展?这就有了一个引导的工作。从整个中国的诗词来看,写愁绪的诗词是最多的。这也或多或少地证明了“人生的主体是痛苦的”这一论断。这不是学生的错,人性如此。就如我们会记住《集结号》、《爱有天意》、《哈姆雷特》、《梁祝》,但是很难完整地记住喜剧或者说出他们的名字。人们为什么写乐得诗句很少?因为乐会让人失去思考的能力。我们应该这样想:学生能写出愁,说明他们在思考。

2.认识作者。了解作者不能停留在就诗论诗的层次。但凡讲解一首诗,应该把这个作家的生平详细讲出。如曹操的经历,结合《三国志》和《三国演义》的对比讲解;李白浪漫一生的讲解;杜甫沉郁忧国忧民一生的讲解;李煜艺术人生的讲解等等。学生可以负责收集资料,但我的建议是:让他们收集跟诗人有关的传说故事,这样趣味性很大,他们搜集故事的时候会看一遍,多少有个印象。而让他们去找生平人物简介,他们可能就是从网络上下载,打印,课堂上念出来,之后一点印象也没有,过后就忘。我们应该抓住学生年龄的特征,让他们从趣味性着手,教师从理论性上着手。有了趣味的故事,就能初步对诗人有了解,之后教师生平补充,学生能全面了解,且印象深刻。

在“人的教学”中,通过我的总结,最行之有效的就是“意境教学”。

意境教学是超越了诗本身的教学。文字传递出来的东西有限,但是意境也必须由诗本身作为载体来体现。我们都知道:物境生情境,情境生意境。因此,意境教学必须是在认知了构成的事物,并由物及情之后,再在情的基础之上,把物、情和意三者统一起来,营造出一个既属于作者,又不完全脱离作者而又属于读者和欣赏者的广阔天地。其实我们都知道,意境是无法教出来或者说出来的,可是对于初中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我们老师必须得了解学生是否真的体会这种意境。怎么办?具体可以这样操作: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好的同学以意境对意境,以悟对悟;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稍差的同学,可以进行意境翻译。抽出诗词中表事物的词——用文中的文字说出特征——把他们联词成句,但是要有些许文彩。

如晏殊的《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以意境对意境,以悟对悟。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酒筵歌席莫辞频。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意境翻译:

听一曲以新词谱成的歌,饮一杯酒。去年这时节的天气、旧亭台依然存在。但眼前的夕阳西下了,不知何时会再回来。无可奈何之中,春花正在凋落。而去年似曾见过的燕子,如今又飞回到旧巢来了。(自己不禁)在小花园中落花遍地的小径上惆怅地徘徊起来。

在以意境对意境,以悟对悟的过程中,还可以用和原韵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创作。原韵就是原诗中的韵脚都保留,重新创设意境,表达作者传递出来的思想。很好地解决了学生不会入韵的尴尬,可操作性强,而且创作的面也可以覆盖到所有学生。

例如温庭筠的《望江南》: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萤飞罢,孤光上残楼。萤去萤飞萤还是,人去楼空亦幽悠,独篙泪望洲。

当我们看到这样的文字,你是否感受到孩子本性的一种回归?他们完全沉浸在诗词的美中,陶醉在自我的精神境界中,从诗词中他们可以看到真挚的情感,可以体会到人间的辛酸苦辣,更能嗅到人与人的相互关怀。从而让他们更爱身边的人,更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这就是诗意的生活,这就是认识自我的生命教育。用生命点亮诗意的生活。

                    (作者 :王 烁 单位:东北师大附中)